1. 首页 > 范文大全

有关疫情影响活动延迟方案和感想(5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疫情影响活动延迟方案和感想一

为进一步了解餐饮企业在运营和财务等方面受疫情影响面临的具体困难与挑战,以便德勤帮助企业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中国烹饪协会与德勤中国在此基础上于2020年2月中旬至3月初联合开展了“新冠病毒疫情对中国餐饮行业财务及运营影响”主题调研,进而精准帮扶餐饮企业渡过难关,为进一步争取政策支持提供数据支撑。

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遇。此次新冠病毒疫情虽然对餐饮企业的冲击无可避免,但若应对方法得当,我们相信企业一定也可以在经历此次危机洗礼后,提升自身免疫力,形成健康的财务及业务经营体系,增强竞争力,更好的利用疫情之后消费反弹的机会实现复兴!

调研发现

通过积极收集企业情况,对企业受影响情况、应对策略、发展需求进行梳理,我们发现:

94%的受访餐饮企业堂食服务受到影响。其中,有69%的企业堂食客源降低超过八成;

65%受访企业加强现金流管理应对疫情,疫情爆发以来面临现金流方面的主要压力:

•工资成本

•现金回笼

•租金

超八成企业预计未来6个月需要额外融资。

约80%受访企业调低对未来业绩展望,超半数受访企业调低不超过50%原有2020年度业绩展望;

受访企业最希望获得三大援助:

•减税降费或延期缴纳税费;

•五险一金降低或延迟缴纳;

•降低或减免自疫情爆发以来房屋租金。

有关疫情影响活动延迟方案和感想二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事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投融资都产生了影响,对企业的财会工作上的负面影响也较为直观。本文通过各方数据对此次疫情影响下的财会工作作出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认为财会工作上的难处为现金流短缺、财务人员将失业或降薪、疫情打乱工作節奏、增加财务管理难度,相关对策为企业应争取政策及信贷支持、加强应急管理、优化企业财会工作平台、财务人员加强职业竞争力。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财会工作;现金流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迅速蔓延迫使政府作出暂时封闭武汉,倡议市民降低出门频率的决策,各省份纷纷启动一级响应。春节过后,除部分**物资企业,各企业基本停工停产,从1月下旬到2月中下旬,全国电影娱乐、餐饮、交通运输、零售、旅游、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房地产等行业停摆,从1月下旬至3月中下旬,全国娱乐业、住宿和餐饮业、部分制造业等行业仍处于停工状态。而且由于4月全球疫情的集中爆发,又对我国外贸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同时,全球经济增长受到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疫情防控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形势,又处于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这些给各企业财会工作带来了难以解决的难处,疫情对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仍然是持续存在且巨大的。

1.企业内部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融资难度大

受疫情影响,企业在停工停产一至两个月之后,受限于原材料、订单量或客流量、交通运输、场地租金等方面,复工运营将会受到极大冲击。据市场预测,乐观来看,第一季度工业生产也要减少6.4%,贡献的gdp会下滑4500亿。受到冲击最大的的服务业中,春节假期旅游收入预计减少4111亿,餐饮零售收入下滑8000多亿,电影票房清零;甚至第二第三季度经济增长也面临下行压力。如此,这些受影响的企业,极有可能发生现金流断裂的情况;据调研数据显示,接受问卷调查的复工企业在列出的延长贷款偿还期限、提供资金流动性支持两项支持政策中,意愿高的企业占比均较高,分别为82.22%、76.67%,说明企业在这两个方面有着强烈诉求。由此可见,复工的企业对资金的迫切需求;而且在短期内,企业无法绷紧现金流扩大生产,因为投入无法快速获得收益,存货无法形成现金,并且很可能减值。

从另一方面来讲,疫情会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因为疫情将导致银行中间收入放缓、净息差下降、盈利能力承压,且面临不良资产上升压力,所以银行为降低风险,维持运营,将收紧信贷的资金供给。另外,此次受疫情影响的企业需求的资金流会更多,银行信贷供不应求。

2.对企业本身冲击严重,财务人员面临失业或降薪

疫情推迟了国内80%以上企业的生产经营,这些企业在停工减产期间没有收入,维持运转已有困难,有些企业甚至在复工前就宣布破产。其员工自然也受到影响,轻者薪资减少,严重者将面临失业。

据人民命法院公告网显示,2020年1月22日至3月31日受疫情影响宣布破产的企业已超过1000家,其中大型知名公司有10余家。比如it职业培训企业兄弟连教育,本身实力十分雄厚,但是因疫情无法招生,资金流短缺,无法完成对赌协议,宣布破产。宣布破产企业较为集中分布于娱乐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行业和制造业,这些行业的财务人员受影响较大,失业率较高。从参加问卷调查的会计从业人员统计数据来看,有12.24%的财会人员预计将被迫失业,25.62%的财会人员将受到负面影响,如下表。

另外,有53.65%的受访者预计自己的收入会因为疫情而减少,如下图所示。

3.疫情打乱了财务工作节奏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4.4%的财会人员工作节奏被打乱。受疫情影响,即使在复工后,全国各省市均限制人员流动,给企业财会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首先,企业财报不能按时披露。企业年度财务报表的披露时间是在1月-4月,但受2020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企业发布财报时间正在各企业停工减产期间,员工都居家隔离,无法按期更新财务资料或发出股东大会通知。深交所、上交所均已发布公告,上市公司可申请延期披露财报。但是财务报告是外部投资者了解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渠道,财务报表的及时性对投资者至关重要。外部投资者将对受此次疫情影响延期披露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缺乏信心,从而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股价。

其次,各岗位工作量严重失衡,税务和管理岗位工作量增加,投融资和内审岗位工作量减少。第一,由于传统财务的局限性,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和在线核算无法满足企业税务和财务管理的全部要求,复工后堆积的工作量增加;第二,疫情停工期间和复工后2个月内,金融和资本市场不活跃,投融资岗位工作量显著减少;第三,企业停工导致日常专项审计、内控风险测评等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工作量自然减少。

4.疫情增加了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难度

调查表明,受疫情影响,复工后财会工作现场与远程相互结合的办公模式比例达到71.58%,而在远程办公中财会工作会受到一些限制。第一,收款、报销、成本管理、付款等环节受疫情影响大。在收付款时,需要繁杂繁琐的程序来保证资金的流向;报销时,需要部门经理、财务部门、总经理的签字审核;成本管理中会计信息多且杂乱,需要统筹整理;这些在远程办公中无法完全解决。第二,税收变化大,税收筹划难度增加。国家税务局和财政部为尽力削减疫情对经济的不良影响,实行对小微企业减征增值税、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等措施。如此给企业报税和税收筹划都增加了难度。第三,同样由于远程办公的局限性,企业员工间沟通效率低下,导致在财务管理中,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花费更高的成本费用。第四,在疫情期间,除少部分**物资企业没有停工外,其他企业均停工,因此比原计划收入减少,成本增加,商誉减值。尤其是娱乐业,住宿和餐饮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等行业,商誉会随着各企业的减产大幅缩水,那么在年报中,企业的总资产将下降,甚至资产呈现负增长。

1.企业应积极争取政策以及信贷支持,维持现金流

关于企业的现金流,首先,疫情在全球蔓延,外资的支持能力受限;其次,一方面财政部已发布财金〔2020〕3号,关于支持金融强化服务,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銀发〔2020〕29号,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等,对复工企业的资金流可提供一定的支持。一方面,财政部、税务部等宣布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免征湖北省境内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增值税,其他地区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由3%降为1%,减免房租等,都为企业复工提供了保持现金流的政策支持。最后,银行信贷虽然不会大量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但在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大环境下,会适当放宽贷款的总量和利率。企业应积极落实财税金融政策,财会人员在面对重大事件时应积极发挥作用,保证有效信息流,为维持企业现金流提供可靠资料。

2.财会人员应顺应潮流,多种手段提升职业竞争力

在问卷调查中,学历越高、职位越高、经验越多、所在企业规模越大的财会人员受疫情的影响越小。因此,在财务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是财会人员应对重大危急事件的重要途径。

关于如何提升财会人员的职业竞争力,首先,通过学习、考证提升专业技能,不断地充实、提升财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为应对复杂迫切事件奠定坚实的专业技能基础;其次,财会人员应为自己制定详细的职业规划,对未来的发展制定一个合理且合适的目标方向,朝既定的目标努力,事半功倍;最后,在经济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理论与方法已无法满足现阶段财会工作的岗位需求,所以财会人员应该具备多层次的知识架构,掌握互联网科技下的多元化信息流处理方式,了解相关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和相关财务软件的操作技术。

3.优化企业财会工作平台

通过此次疫情,传统财务的痛点也一一暴露出来。第一,缺乏完整统一的财务、税务、金融等主营业务服务平台,仍然依赖erp、crm、scs等单一业务财务系统,对人力资源的要求高。第二,财务运营和财务分析以人力为主,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管理效率不高,可能出现财务会计信息滞后和失真问题,对企业的投融资和发布年报等环节产生负面影响。第三,缺乏远程审批技术和在线办公平台,收付款、报税、报销等流程无法进行,沟通效率低下。

由于这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所以需要优化企业财会工作平台。针对以上缺陷,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智能财务,适用于大中型企业。智能财务借助于rpa、模式识别、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快速、精确、连续地处理财务工作,解放了大量的人力;也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提高财务决策的准确性,同时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2)建立财务大共享平台,大共享平台是指包含财务、税务、金融、采购、人事等模块的共享服务平台,信息共享后可满足企业对财务信息及时性、准确性的需求,提高生产经营效率。(3)远程审批系统,包含数字签名、电子发票、移动审批等模块。能满足远程审批的需要,节省了人力资源。

4.企业应加强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

面对如此次疫情的突发事件,企业自身的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非常重要。风险预警的作用就是在企业运营各个环节之中,将企业投融资、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集中控制,发现现金流管理中的风险预警信号。2006年1月8日***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出台,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应急管理是在企业运营期间,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全面掌握当前形势下的经济环境,并建立应急处理方案,降低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加强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一方面对企业维持现金流,保证企业平稳运营有重大作用。比如疫情导致的突然停工减产,及时启动应急管理,将相对降低损失。一方面,企业长期处于一种高速发展阶段,而突发性事件,显然将打乱企业管理的节奏,但如果加强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在应急管理的框架体系下,企业运营受限将有所缓解,企业员工管理和成本管理的压力将下降。

参考文献:

[1]梁中华.一季度gdp影响有多大?[r].中泰证券研究报告,2020.

[2]任声策.调查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企业复工和经营的影响.[r].经济观察网,2020.

[3]李佩珈,李义举.全面评估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业的影响及相关建议[r].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报告,《宏观观察》,2020,no.8.

[4]刘勤,杨寅.智能财务的体系架构、实现路径和应用趋势探讨[j].管理会计研究,2018,1(01):84-90+96.

[5]王绛.企业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33):14-15.

[6]姜超等.遭遇黑天鹅,应对比预测重要[r].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2020.

[7]聂良利.国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其预警机制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8):146-147.

作者简介:韩程(1994-),女,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研二;通讯作者:袁建国(1960-),男,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会计制度、财务管理与公司财务政策

有关疫情影响活动延迟方案和感想三

摘要:新冠疫情爆发后,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人们自觉进行居家隔离,大量餐饮企业闭门歇业,餐饮行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论文主要从营业收入、固定成本、现金流、行业前景等四个方面来分析疫情对我国餐饮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分析了其给餐饮业带来的新的机遇。最后提出餐饮业的应对措施,如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大营业收入;提倡“共享员工”降低营业成本;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加强跨行业合作,缓解现金流紧张;巧用“地摊经济”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实现企业自救,促进餐饮业尽快恢复发展。

关键词:新冠疫情;餐饮业;营业收入

餐饮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上涨的今天,其发展势头愈发猛烈,所占消费比例也一路攀升,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方针指导下,餐饮业不断进行销售模式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品牌竞争力。据中国烹饪协会调查统计2019全国餐饮收入4825亿元,同比增长9.1%;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914 亿元,同比增长6.1%。餐饮市场增幅高于整个消费市场增幅1.1个百分点。

然而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起来的疫情让餐饮业陷入危机,关店停业成为了餐饮业的普遍现象。据中国烹饪协会调查显示2020年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6026亿元,同比大幅下跌44.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278亿元,同比大幅下跌41.9%。目前,国家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全力支持复工复产,帮助中小微餐饮企业渡过难关。

自新冠疫情爆发后,全国大型连锁餐饮店、小吃摊、大排档、美食街都积极响应号召停店歇业。而餐饮业中中小企业占主要主体,抗风险能力差,对现金流的要求较高,此次的黑天鹅事件对餐饮业带来了猛烈的冲击,使其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现金流,行业预期四个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营业收入下滑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餐饮业造成了极大影响,从春节至目前,餐饮商户复工营业和消费者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大幅度下跌期,从1月17到1月24,二是消费低迷期,从1月25至2月8日,三是复苏回暖期,从2月8日以来。这三个阶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20年1月和2月同比销售分布表

数据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从上表可以看到,2020年1-2月餐饮企业的营业额大幅下滑。企业1月份销售额同比下滑集中在0-30%;2月份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集中在80-100%。对于第一阶段大幅度下跌期,春节期间原为餐饮行业的消费黄金期,年夜饭、亲朋好友聚会等一系列聚餐都会集中在这一周,但此次受疫情影响,人们居家隔离,据中国烹饪协会调查统计预测,2020 年春节期间年夜饭的退订率达到 94%左右。对于第二阶段消费低迷期,此时为疫情的高峰期,在各级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绝大多数消费者从内心抵触外出就餐,包括外卖。自2月28日以来,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多数店面开始复工,进入第三个阶段,复苏回暖期,但形式不容乐观,据美团研究院生活服务业复苏指数显示,截至3月26日全国餐饮商户复工率达到 81.6%,消费复苏率为 38.2%,消费复苏率远远滞后于餐饮商户复工率。

(二)固定成本支出大

众所周知,餐饮业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的问题,即人力成本高、房租高、食材成本高以及毛利低的问题。据美团研究院2020年2月初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餐饮商户的影响调查显示,40.9%的餐饮商户有原材料的压力,70.7%的餐饮商户有房租压力,41%的餐饮商户有人力成本的压力。

首先,此次疫情正值“春节黄金周”,商家会提前准备比日常多3倍左右的食材。但受疫情的影响,餐厅停业、年夜饭取消,仓库储备的冷鲜食品,包括牛奶、水果以及蔬菜,这些大部分保质期比较短,在停业时间这些食品很快变质无法使用,原材料成本直接受到损失。其次,房租和员工工资的巨大成本支出更是让本就备受打击的餐饮业雪上加霜。疫情期间,店铺虽然关闭但是租金正常交付,同时公司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就算公司暂停营业,也会保障员工的基本工资。更有一些大型餐饮公司像老乡鸡餐饮等都会在年底给干部发放14薪。再者,复苏回暖期的高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安全,不少餐饮业大量购买防护用品,定制餐桌隔离板,使得高额成本支出又增一项。

(三)经营现金流紧张,融资困难

疫情对现金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经营现金上,对于餐饮业更是尤为突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71家连锁餐饮集团企业,61593个门店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5%样本企业账上已经没有现金能够支撑企业继续经营。79%样本企业表示,从3月1日算起,依靠自有现金无法支撑再过3个月;有16%的企业现金流储备丰厚,能支撑6个月以上。西贝餐饮董事长声称,春节前后一个月的时间损失营收7-8亿元,2万多待业员工要发放近1.5亿工资,如此下去西北账上的现金撑不过三个月。如此大型的餐饮企业都表示出这样的忧心,小型餐饮业的情况可想而知。

面对如此大的现金流困难问题,很多餐饮业首先想到的就是向各个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但是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而言,餐饮业,尤其是小型餐饮业具有小规模,高流动性,高替代率等特征,不具备成为这些金融机构优质稳定客户的条件,使其想得到融资极其困难。尽管2020年2月20日央行公布的一年期 lpr 为4.05%。在人民银行重点保障名单内的企业,可下浮优惠利率,精准投放,但是在这批名单里餐饮业少之又少。

(四)行业发展预期差,餐饮股市遭重创

随着智慧城市的进一步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餐饮上的广泛应用,本会给餐饮业带更大的机会,但受疫情和封城的影响,颇高的营业成本,连续下滑的营业收入,再加上现金流的困难,严重挫伤了餐饮业老板的信心,美团研究院2月份的调查研究显示,15.3%的餐饮用户有关店想法;53.2%的餐饮商户打算维持现状;3.7%的餐饮商户打算扩张;另有 27.8% 的餐饮商户表示不清楚或没想好。截止4月份已有近140家连锁门店倒闭,餐饮规模有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疫情对餐饮业的就业情况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此次疫情后很多连锁企业发现企业成本较高,准备缩减人工成本。

疫情影响营业收入的同时,也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动荡。新冠肺炎这只黑天鹅带来的蝴蝶效应,引发了全球的金融风暴。在继美股两次熔断后,多个国家也相继触发“熔断”。餐饮业的上市公司股价并不乐观,港股餐饮版持续走弱,海底捞股价截止2月底收盘下跌近15%,市值缩水近250亿港元,呷哺呷哺股价下跌近20%,市值蒸发近20亿港元;刚刚上市不久的九毛九也没有幸免,股价下跌近20%。

疫情虽然对我国餐饮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但是也加速了餐饮业的洗牌,淘汰了大量劣质餐饮企业。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的财税金融支持、社保和房租减免,多地放开政策,支持餐饮地摊经济,这些都为餐饮行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有关疫情影响活动延迟方案和感想(5篇)(图1)

(一)财税金融支持

全国餐饮业规模第一大省——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减税降费明确,自2020年1月1日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对纳税人提供旅游娱乐、餐饮住宿等生活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央行等五部门2月1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内容包括五部分共30条措施。同时特别提出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针对疫情美团也出具了一系列的相关优惠政策,启动3.5亿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全国商户恢复经营。美团外卖提供2亿元商户专项扶持资金,帮助老商户上线经营和新商户开业;到店业务提供1.5亿元商户专项扶持资金,帮助到店餐饮、本地生活服务商户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恢复正常经营;美团生意贷携手邮储银行、光大银行等十余家银行合作伙伴,为本地生活商户提供不少于100亿额度规模的优惠利率贷款。

(二)其他减负支持

“北京16条”对受疫情影响严重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保障市民基本生活的重点连锁餐饮(早餐)、菜店(生鲜超市)、便利店等网点设立项目,对其给予房屋租金等支持,支持比例上限由原50%提高至70%。“贵州20条”对承租大中型国有企业经营性用房的餐饮企业,减免征收1至3个月的房租,其后3个月租金减半,疫情防控期间物业费减半。“浙江12条”提出,各地城市运营保障单位要确保欠缴水费、电费、燃气费的餐饮企业用户(含星级酒店餐饮)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停供。餐饮企业2、3、4月份用气、用水到户价格分别降低10%,垃圾处理费减半征收。

(三)地摊经济支持

5月28日,中央文明办正式官宣: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多地放开政策,支持餐饮地摊经济成都率先提出八项机制,明确细节。在不影响居民、交通,不扰乱市容环境秩序的情况下,允许设置临时摊点。上海表明将在6月6日-6月30日举办首届上海夜生活节。打造具有烟火气、上海味、时尚潮、国际范的夜上海新形象。济南提出发展“小店经济”,支持餐饮类门店增加夜宵品类和休憩场所,增加消费者逗留时间。

目前我国的疫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海外疫情依旧严重,如此看来抗击此次疫情将成为一场持久战。餐饮业如何在这场战争中实现企业自救成为重中之重。餐饮业应关注政策支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大力提倡“共享员工”,加强与各行业之间合作,积极参与“地摊经济”,尽最大努力,使企业坚持下来。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增加营业收入

通过这次疫情,很多餐饮企业也发现自身抗风险能力太差,开始意识到多渠道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这个智能时代,要加大对互联网平台的应用。

面对堂食没有收入或营业收入很少这样的情况,首先,开展线上外卖形式,将成为很好的自救之路。外卖在此次疫情之间更是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无接触配送”和“智能取餐柜”,既保证了居民一日三餐的日常,又有效的增加餐饮企业的营业额。餐饮企业可以自主开发外卖小程序,建立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对于一些小型餐饮业应利用平台给予的优惠政策,加入美团、饿了吗等外卖平台,拓宽自身的销售渠道,实现多方位的销售。对于外卖的产品不仅可以是主打菜品,也可将外卖平台作为一个“食品中转站”,积极探索,发力外卖半成品,销售简单易做的半成品,针对线上菜单进行优化。也可利用企业的供应链,销售一些美食原材料,向居民提供送菜服务。其次,餐饮企业可以考虑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直播带货。通过直播这种新颖的形式,向消费者宣传介绍餐品的特色,将网上个人直播与家庭个人消费迅速拉近,产生一批“互联网+定餐”“网红+消费”的新形式。充分调动小店铺的经济,增加小店铺的销售额。再者,可以通过“大厨直播”形式进行销售,疫情过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更加的注重,可将采购过程、食品加工过程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展现给消费者公开透明,让顾客更放心、更主动的进行消费,从而增加营业收入。

(二)推进智能化应用,提倡“共享员工”,降低人力成本

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有力解决了房租成本大这一难题。但是面对人工成本持续支出这一问题,依旧值得餐饮业注意,近些年来,餐饮智能化越来越被推崇,智能点菜、自助取餐柜、无人餐厅等逐步被实现。疫情过后,餐饮业可大力发展智能化餐厅。通过智能点餐,由顾客扫码完成点餐过程,点餐后将自动传送至后厨与服务台,整个过程可以减少服务员数量,提高员工效率。同时也能够缩短客人等餐、用餐时间,提高翻台率。与此同时,为解决高成本问题,可考虑“共享员工”形式,灵活用工,底层员工去做大量技术含量低的兼职工作。疫情期间,盒马鲜生就与云海肴、青年餐厅达成合作:待业在家的员工可以到盒马各地的门店临时工作。这样的“租借”员工的方式给其他企业或者行业起了带头作用。其他餐饮业也可借鉴学习,商场超市与餐饮业完美配合,这样也可解决餐饮业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三)加强跨业合作,制定资金管理措施,解决现金流问题

餐饮业的轻资产模式决定了其融资难的特性,目前除了加强与各大金融机构的对接,利用其提供的优惠政策,通过协商申请获取小额贷款或者续贷之外。餐饮业目前可以考虑与其他行业进行合作,开展一系列的联名活动,获得多渠道的融资。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可以考虑与一些美妆行业,服装行业进行联名。早在2019年“周黑鸭”与彩妆“谜尚”联名推出彩妆产品,现如今,餐饮业可以与彩妆行业进行合作,对店面进行简单的装修,形成彩妆与餐饮主题馆,从视觉和创意上给消费者带来冲击,既可以获得其他行业的投资,又可以增加客流量。对于一些火锅店可以考虑与服装行业进行合作,定制限量联名款服饰,通过制造话题热度,提升品牌吸引力,获得更多资金上的支持,有效缓解资金流紧张的问题。这种跨界的合作,很容易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在提高自身客流量的同时,又借助话题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获得其他行业的融资,有效的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一举多得。

不仅如此,通过此次疫情,各大餐饮业都需意识到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无论是连锁餐饮业还是小型餐饮业都需细化现金流计划。首先要合理的预测每天的收支情况,可以考虑将原来的季度预算详细做到月预算甚至周预算。其次,加强与供应商的交流,稳定或者降低食材的成本,尽量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优惠。最后要做好资金流速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企业应该严格管控存货周转期,尽可能与原材料供应商协商缩短食材运输的时间,并且延长应付账款周转期,以此来降低现金循环周期,提高企业的现金流速。

(四)巧用地摊经济,增强行业信心

疫情后我国餐饮业受到了重大损失,企业信心遭到了重大打击。而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的“地摊经济”对于餐饮业不妨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对于已拥有品牌效应的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可以借助地摊经济打造可移动广告。用品牌包装一个精美的移动餐车,推出本店特色小吃加雪糕站的模式,将不同的餐车开往不同的商圈,把品牌推到消费者的身边,让高端的餐饮品牌融入消费者的生活中,消费者不仅可以在移动餐车购买,更会在品尝后进店消费,从而拉动销售量。对于小吃餐饮来说,可利用地摊经济恢复营业,地摊没有房租压力,没有水电压力,创业门槛低,风险小,投入小,对于疫情期间失业的小吃餐饮只要手艺还在,拥有一台移动餐车和安全的食品卫生保证,便可以做起生意。对于一些拥有街边门店的小型餐饮业,可利用地摊经济营造舒适消费氛围,在门店外多摆几张桌子,不仅可以给顾客提供一种休闲,自由的服务体验,更是一种鲜活的广告形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增加营业收入,增强行业信心。

有关疫情影响活动延迟方案和感想四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节假期延长等因素影响,2020年前2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4.12万亿元,下降9.6%。其中,出口2.04万亿元,下降15.9%;进口2.08万亿元,下降2.4%。广东作为全国进出口第一大省,也受到疫情的冲击。当前疫情全球大流行,经合组织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进一步增加了中国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欧美等广东出口传统市场日益成为疫情的风暴中心,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封城”“封国”,外需必然受到冲击,这对广东外贸出口大概率会造成深远影响。因此,尽快评估影响、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是当务之急。基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对全省632家出口企业的调研情况,对新冠疫情影响广东出口情况进行多方位分析,并围绕***同志在疫情期间关于稳住外贸基本盘的重要讲话**,提出推动广东外贸高质量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资参考。

人力、原材料和资金链是此次疫情影响广大出口企业生产经营最大的三个难题。一是人力紧缺复工难。有95.3%的受访企业表示,因疫情形势以及防控措施带来的限制,导致企业延迟复工,企业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复工率普遍不高。随着疫情的缓解以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形势将逐渐好转,年出口额650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出口企业复工率已达到90%以上,62.1%的中小微出口企业表示将于4月份前后复工复产,其余的企业复产时间将根据疫情及市场情况作出相应调整。二是成本飙升、运输不畅,原材料供给难。有六成以上(66.9%)的受访企业表示,因物流受限,导致原材料成本上涨,有超过五成(54.8%)受访企业表示,因供给不足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三是费用高、资金链紧张,融资难、结算难。近五成(45.6%)的受访企业认为疫情时期的外汇与结算服务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外贸金融服务便利化亟待改善;超过三成企业(34.49%)认为银行信贷服务不足,资金压力显著。佛山某新能源企业表示,生产物料运输供应以及一线员工防疫防控是目前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顺德某家电企业表示存货大量积压带来巨大周转压力,且已制成品存在跌价风险。

另外,当前广东省主要出口产品为工业品,占比在90%以上。由于疫情是春节期间向全国各地蔓延,受其影响,各地工业企业春节复工时间延后,交通、物流、仓储等配套行业受限,检验检疫工作更加严格。这些因素将在短期内降低出口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与风险。从进口国方面看,随着疫情的持续,采取贸易限制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加,临时措施的范围和力度也在加强。62.1%的受访企业现金流仅能维持公司运营3个月,其中14.5%受访企业预测如现金流无法改善,公司仅能维持1个月;有31.6%的企业认为上半年利润将下滑30%以上,认为全年利润下降30%以上的企业占比近四分之一(24.4%)。从企业发展规划看,投资增资的前景不甚乐观,超过八成(80.92%)的企业已暂停年内增资计划或明确年内不再增资。

调查显示,96.9%的受访企业无法正常出运货物,其中超过一半的(52.2%)的企业表示,三成以上的订单因国际、国内运输不畅未能正常出运。此外,近九成(89.56%)的企业认为疫情带来的收汇时间影响将“延迟一个月以上”,其中的四成(39.4%)企业预计延迟收汇时间将超过两个月。然而,面对困境,多数企业缺乏有效应对措施,商务磋商进展缓慢,超过一半(50.8%)的企业尚未就出运延迟时间与买方达成一致,对何时完成合同履行尚不确定。部分企业表示大量出口订单交期已经推迟,目前不仅非常担心因迟交货买家直接取消而产生大量投入损失,也担心在途货物会大面积出现买家拒收的情况。随着疫情的全球暴发,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封城”、“封国”,国内工业生产疫情期间短暂停滞,全球贸易和生产分工的链条和环节受到冲击,直接和间接影响与广东出口商品相关产业的正常运行,导致整个出口供应链面临被打破的风险,海外客户很有可能更换渠道、转移订单,甚至取消订单。有近四成(39.4%)受访企业预计待出运订单可能面临取消风险,前期成本投入无法回收。超过八成受访企业(84.1%)在手订单出现下滑情况,下滑幅度集中在30%以内;此外,超过一半(54.83%)企业存在已签订单被取消情况,其中10%以上新增订单被取消的被调查企业接近四分之一(23.1%)。总体而言,企业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96.8%的受访企业认为出口业务将同比显著下降,其中,认为第一季度出口将下降超过三成以上的企业达到42.24%,认为出口下降超过五成的企业也达到13.92%。佛山陶瓷企业表示,这次疫情对陶瓷企业有非常大的冲击和挑战,复工复产以后发现根本无市场。佛山陶瓷销售的60%—70%主要是依赖出口市场,那么由于中国的疫情和持续防控过程,加上疫情全球性的暴发,给全球陶瓷市场的消费和正常的贸易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这比停工停产的影响还要更大。

企业普遍认为未来接单形势不容乐观,甚至无单可接。89.7%的受访企业表示海外市场营销工作受到疫情严重影响,其中签证及商务旅行限制(65.2%)、买方不愿来华(59.3%)、参展限制(50.0%)等因素较为集中,且短期内难以预见好转,这将对下一时期出口贸易订单承接带来显著影响。此外,43.7%受访企业反映其客户已计划更换第三国供应商,长远而言面临客户流失风险。受疫情影响,欧洲、澳洲、东南亚120多个展会取消或延期,出口企业通过海外参展开拓海外市场、争取订单的道路被阻断。

疫情对在建项目影响较大,对已建成项目影响较小。40.7%的受访企业表示因签证受到限制,其海外项目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到位,其中对工程承包类项目影响明显,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延迟到位,工期延长;21.2%的企业反馈其海外在建项目设备供应商为中国企业,因疫情造成跨国物流限制,使材料设备无法及时到达现场,项目建设出现一定程度的延期,如在当地寻找替代雇员或被迫更换供应商,则将导致项目建设成本上升。

疫情肆虐下,稳业务、控风险、解决合同纠纷成为广东出口企业当下的工作重点。受访企业对“进口国管制风险”(70.89%)、“进口国通关阻力风险”(58.39%)、“买方拒收风险”(64.56%)、“出运前买方违约风险”(59.49%)和“合同履约纠纷风险”(80.3%)五种风险保障和援助的需求显著关心。同时,65.98%的受访企业对“生产性周转资金融通”、51.58%的受访企业对“应收账款保单融资”表达了强烈需求,反映出当前出口企业流动性紧张的现状。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稳外贸工作,为加大对外贸稳定增长的支持和保障力度,进一步提振外贸企业信心,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推动外贸稳定高质量发展,广东省政府组织制定出台《广东省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相信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广东出口企业的生存状况将得到有效改善。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疫情全球暴发,多个国家疫情对广东出口企业的影响有一定的延续性,并且影响从供给端(复工缓慢)转向需求端(需求下降)。因此,必须推出系列切实可行的长效举措来支持出口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全力帮助企业做好抗疫和复工复产;

(二)大力支持出口企业抢抓出口订单,保持外贸出口稳定;

(三)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建立“公布从事与广东关联国际贸易业务经营异常企业预警名单”机制;

(五)推动商务、海关、税务、工商等相关机构信息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互动;

(六)制定系统长期的外贸出口恢复和振兴规划。

有关疫情影响活动延迟方案和感想五

摘要:新冠疫情爆发后,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人们自觉进行居家隔离,大量餐饮企业闭门歇业,餐饮行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论文主要从营业收入、固定成本、现金流、行业前景等四个方面来分析疫情对我国餐饮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分析了其给餐饮业带来的新的机遇。最后提出餐饮业的应对措施,如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大营业收入;提倡“共享员工”降低营业成本;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加强跨行业合作,缓解现金流紧张;巧用“地摊经济”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实现企业自救,促进餐饮业尽快恢复发展。

关键词:新冠疫情;餐饮业;营业收入

餐饮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上涨的今天,其发展势头愈发猛烈,所占消费比例也一路攀升,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方针指导下,餐饮业不断进行销售模式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品牌竞争力。据中国烹饪协会调查统计2019全国餐饮收入4825亿元,同比增长9.1%;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914 亿元,同比增长6.1%。餐饮市场增幅高于整个消费市场增幅1.1个百分点。

然而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起来的疫情让餐饮业陷入危机,关店停业成为了餐饮业的普遍现象。据中国烹饪协会调查显示2020年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6026亿元,同比大幅下跌44.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278亿元,同比大幅下跌41.9%。目前,国家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全力支持复工复产,帮助中小微餐饮企业渡过难关。

自新冠疫情爆发后,全国大型连锁餐饮店、小吃摊、大排档、美食街都积极响应号召停店歇业。而餐饮业中中小企业占主要主体,抗风险能力差,对现金流的要求较高,此次的黑天鹅事件对餐饮业带来了猛烈的冲击,使其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现金流,行业预期四个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营业收入下滑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餐饮业造成了极大影响,从春节至目前,餐饮商户复工营业和消费者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大幅度下跌期,从1月17到1月24,二是消费低迷期,从1月25至2月8日,三是复苏回暖期,从2月8日以来。这三个阶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20年1月和2月同比销售分布表

数据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从上表可以看到,2020年1-2月餐饮企业的营业额大幅下滑。企业1月份销售额同比下滑集中在0-30%;2月份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集中在80-100%。对于第一阶段大幅度下跌期,春节期间原为餐饮行业的消费黄金期,年夜饭、亲朋好友聚会等一系列聚餐都会集中在这一周,但此次受疫情影响,人们居家隔离,据中国烹饪协会调查统计预测,2020 年春节期间年夜饭的退订率达到 94%左右。对于第二阶段消费低迷期,此时为疫情的高峰期,在各级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绝大多数消费者从内心抵触外出就餐,包括外卖。自2月28日以来,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多数店面开始复工,进入第三个阶段,复苏回暖期,但形式不容乐观,据美团研究院生活服务业复苏指数显示,截至3月26日全国餐饮商户复工率达到 81.6%,消费复苏率为 38.2%,消费复苏率远远滞后于餐饮商户复工率。

(二)固定成本支出大

众所周知,餐饮业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的问题,即人力成本高、房租高、食材成本高以及毛利低的问题。据美团研究院2020年2月初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餐饮商户的影响调查显示,40.9%的餐饮商户有原材料的压力,70.7%的餐饮商户有房租压力,41%的餐饮商户有人力成本的压力。

首先,此次疫情正值“春节黄金周”,商家会提前准备比日常多3倍左右的食材。但受疫情的影响,餐厅停业、年夜饭取消,仓库储备的冷鲜食品,包括牛奶、水果以及蔬菜,这些大部分保质期比较短,在停业时间这些食品很快变质无法使用,原材料成本直接受到损失。其次,房租和员工工资的巨大成本支出更是让本就备受打击的餐饮业雪上加霜。疫情期间,店铺虽然关闭但是租金正常交付,同时公司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就算公司暂停营业,也会保障员工的基本工资。更有一些大型餐饮公司像老乡鸡餐饮等都会在年底给干部发放14薪。再者,复苏回暖期的高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安全,不少餐饮业大量购买防护用品,定制餐桌隔离板,使得高额成本支出又增一项。

(三)经营现金流紧张,融资困难

疫情对现金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经营现金上,对于餐饮业更是尤为突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71家连锁餐饮集团企业,61593个门店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5%样本企业账上已经没有现金能够支撑企业继续经营。79%样本企业表示,从3月1日算起,依靠自有现金无法支撑再过3个月;有16%的企业现金流储备丰厚,能支撑6个月以上。西贝餐饮董事长声称,春节前后一个月的时间损失营收7-8亿元,2万多待业员工要发放近1.5亿工资,如此下去西北账上的现金撑不过三个月。如此大型的餐饮企业都表示出这样的忧心,小型餐饮业的情况可想而知。

面对如此大的现金流困难问题,很多餐饮业首先想到的就是向各个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但是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而言,餐饮业,尤其是小型餐饮业具有小规模,高流动性,高替代率等特征,不具备成为这些金融机构优质稳定客户的条件,使其想得到融资极其困难。尽管2020年2月20日央行公布的一年期 lpr 为4.05%。在人民银行重点保障名单内的企业,可下浮优惠利率,精准投放,但是在这批名单里餐饮业少之又少。

(四)行业发展预期差,餐饮股市遭重创

随着智慧城市的进一步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餐饮上的广泛应用,本会给餐饮业带更大的机会,但受疫情和封城的影响,颇高的营业成本,连续下滑的营业收入,再加上现金流的困难,严重挫伤了餐饮业老板的信心,美团研究院2月份的调查研究显示,15.3%的餐饮用户有关店想法;53.2%的餐饮商户打算维持现状;3.7%的餐饮商户打算扩张;另有 27.8% 的餐饮商户表示不清楚或没想好。截止4月份已有近140家连锁门店倒闭,餐饮规模有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疫情对餐饮业的就业情况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此次疫情后很多连锁企业发现企业成本较高,准备缩减人工成本。

疫情影响营业收入的同时,也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动荡。新冠肺炎这只黑天鹅带来的蝴蝶效应,引发了全球的金融风暴。在继美股两次熔断后,多个国家也相继触发“熔断”。餐饮业的上市公司股价并不乐观,港股餐饮版持续走弱,海底捞股价截止2月底收盘下跌近15%,市值缩水近250亿港元,呷哺呷哺股价下跌近20%,市值蒸发近20亿港元;刚刚上市不久的九毛九也没有幸免,股价下跌近20%。

疫情虽然对我国餐饮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但是也加速了餐饮业的洗牌,淘汰了大量劣质餐饮企业。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的财税金融支持、社保和房租减免,多地放开政策,支持餐饮地摊经济,这些都为餐饮行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一)财税金融支持

全国餐饮业规模第一大省——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减税降费明确,自2020年1月1日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对纳税人提供旅游娱乐、餐饮住宿等生活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央行等五部门2月1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内容包括五部分共30条措施。同时特别提出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针对疫情美团也出具了一系列的相关优惠政策,启动3.5亿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全国商户恢复经营。美团外卖提供2亿元商户专项扶持资金,帮助老商户上线经营和新商户开业;到店业务提供1.5亿元商户专项扶持资金,帮助到店餐饮、本地生活服务商户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恢复正常经营;美团生意贷携手邮储银行、光大银行等十余家银行合作伙伴,为本地生活商户提供不少于100亿额度规模的优惠利率贷款。

(二)其他减负支持

“北京16条”对受疫情影响严重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保障市民基本生活的重点连锁餐饮(早餐)、菜店(生鲜超市)、便利店等网点设立项目,对其给予房屋租金等支持,支持比例上限由原50%提高至70%。“贵州20条”对承租大中型国有企业经营性用房的餐饮企业,减免征收1至3个月的房租,其后3个月租金减半,疫情防控期间物业费减半。“浙江12条”提出,各地城市运营保障单位要确保欠缴水费、电费、燃气费的餐饮企业用户(含星级酒店餐饮)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停供。餐饮企业2、3、4月份用气、用水到户价格分别降低10%,垃圾处理费减半征收。

(三)地摊经济支持

5月28日,中央文明办正式官宣: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多地放开政策,支持餐饮地摊经济成都率先提出八项机制,明确细节。在不影响居民、交通,不扰乱市容环境秩序的情况下,允许设置临时摊点。上海表明将在6月6日-6月30日举办首届上海夜生活节。打造具有烟火气、上海味、时尚潮、国际范的夜上海新形象。济南提出发展“小店经济”,支持餐饮类门店增加夜宵品类和休憩场所,增加消费者逗留时间。

目前我国的疫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海外疫情依旧严重,如此看来抗击此次疫情将成为一场持久战。餐饮业如何在这场战争中实现企业自救成为重中之重。餐饮业应关注政策支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大力提倡“共享员工”,加强与各行业之间合作,积极参与“地摊经济”,尽最大努力,使企业坚持下来。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增加营业收入

通过这次疫情,很多餐饮企业也发现自身抗风险能力太差,开始意识到多渠道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这个智能时代,要加大对互联网平台的应用。

面对堂食没有收入或营业收入很少这样的情况,首先,开展线上外卖形式,将成为很好的自救之路。外卖在此次疫情之间更是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无接触配送”和“智能取餐柜”,既保证了居民一日三餐的日常,又有效的增加餐饮企业的营业额。餐饮企业可以自主开发外卖小程序,建立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对于一些小型餐饮业应利用平台给予的优惠政策,加入美团、饿了吗等外卖平台,拓宽自身的销售渠道,实现多方位的销售。对于外卖的产品不仅可以是主打菜品,也可将外卖平台作为一个“食品中转站”,积极探索,发力外卖半成品,销售简单易做的半成品,针对线上菜单进行优化。也可利用企业的供应链,销售一些美食原材料,向居民提供送菜服务。其次,餐饮企业可以考虑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直播带货。通过直播这种新颖的形式,向消费者宣传介绍餐品的特色,将网上个人直播与家庭个人消费迅速拉近,产生一批“互联网+定餐”“网红+消费”的新形式。充分调动小店铺的经济,增加小店铺的销售额。再者,可以通过“大厨直播”形式进行销售,疫情过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更加的注重,可将采购过程、食品加工过程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展现给消费者公开透明,让顾客更放心、更主动的进行消费,从而增加营业收入。

(二)推进智能化应用,提倡“共享员工”,降低人力成本

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有力解决了房租成本大这一难题。但是面对人工成本持续支出这一问题,依旧值得餐饮业注意,近些年来,餐饮智能化越来越被推崇,智能点菜、自助取餐柜、无人餐厅等逐步被实现。疫情过后,餐饮业可大力发展智能化餐厅。通过智能点餐,由顾客扫码完成点餐过程,点餐后将自动传送至后厨与服务台,整个过程可以减少服务员数量,提高员工效率。同时也能够缩短客人等餐、用餐时间,提高翻台率。与此同时,为解决高成本问题,可考虑“共享员工”形式,灵活用工,底层员工去做大量技术含量低的兼职工作。疫情期间,盒马鲜生就与云海肴、青年餐厅达成合作:待业在家的员工可以到盒马各地的门店临时工作。这样的“租借”员工的方式给其他企业或者行业起了带头作用。其他餐饮业也可借鉴学习,商场超市与餐饮业完美配合,这样也可解决餐饮业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三)加强跨业合作,制定资金管理措施,解决现金流问题

餐饮业的轻资产模式决定了其融资难的特性,目前除了加强与各大金融机构的对接,利用其提供的优惠政策,通过协商申请获取小额贷款或者续贷之外。餐饮业目前可以考虑与其他行业进行合作,开展一系列的联名活动,获得多渠道的融资。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可以考虑与一些美妆行业,服装行业进行联名。早在2019年“周黑鸭”与彩妆“谜尚”联名推出彩妆产品,现如今,餐饮业可以与彩妆行业进行合作,对店面进行简单的装修,形成彩妆与餐饮主题馆,从视觉和创意上给消费者带来冲击,既可以获得其他行业的投资,又可以增加客流量。对于一些火锅店可以考虑与服装行业进行合作,定制限量联名款服饰,通过制造话题热度,提升品牌吸引力,获得更多资金上的支持,有效缓解资金流紧张的问题。这种跨界的合作,很容易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在提高自身客流量的同时,又借助话题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获得其他行业的融资,有效的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一举多得。

不仅如此,通过此次疫情,各大餐饮业都需意识到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无论是连锁餐饮业还是小型餐饮业都需细化现金流计划。首先要合理的预测每天的收支情况,可以考虑将原来的季度预算详细做到月预算甚至周预算。其次,加强与供应商的交流,稳定或者降低食材的成本,尽量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优惠。最后要做好资金流速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企业应该严格管控存货周转期,尽可能与原材料供应商协商缩短食材运输的时间,并且延长应付账款周转期,以此来降低现金循环周期,提高企业的现金流速。

(四)巧用地摊经济,增强行业信心

疫情后我国餐饮业受到了重大损失,企业信心遭到了重大打击。而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的“地摊经济”对于餐饮业不妨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对于已拥有品牌效应的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可以借助地摊经济打造可移动广告。用品牌包装一个精美的移动餐车,推出本店特色小吃加雪糕站的模式,将不同的餐车开往不同的商圈,把品牌推到消费者的身边,让高端的餐饮品牌融入消费者的生活中,消费者不仅可以在移动餐车购买,更会在品尝后进店消费,从而拉动销售量。对于小吃餐饮来说,可利用地摊经济恢复营业,地摊没有房租压力,没有水电压力,创业门槛低,风险小,投入小,对于疫情期间失业的小吃餐饮只要手艺还在,拥有一台移动餐车和安全的食品卫生保证,便可以做起生意。对于一些拥有街边门店的小型餐饮业,可利用地摊经济营造舒适消费氛围,在门店外多摆几张桌子,不仅可以给顾客提供一种休闲,自由的服务体验,更是一种鲜活的广告形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增加营业收入,增强行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