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言文基础知识pdf 文言文 基础(四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言文基础知识pdf 文言文 基础篇一
(一)文言翻译的最高标准: 信、达、雅
(二)文言翻译的一般原则: 逐字对照,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三)文言翻译的常用方法: 留、换、删、补、调等
总结:学生们看看以上方法,做题时遵循以上原则,题目就不会,是失多的分。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之选好材
前人常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来形容作文的选材范围之广泛。选材,可以说是你想选什么就选什么,有极大的自由度,无论什么样的材料,只要你的立意好,都应该说可以写成好文章。
同学们在作文的时候,往往正是因为选材的范围太广,反而失去了方向,不知道选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打动人,才能获得高分。更何况现在是千人万人地同作一个作文题,所选的材料没有吸引力,在阅卷教师面前那可是要大打折扣的。所以,选材,在考场作文中就变得重要起来了。
人都是有感情的,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通的,这也正是文学作品、现代流行歌曲流行的主要原因。而现实生活中,有时,那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这时候,只要我们抓住它,叙述出它的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它也就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这时就是一篇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对于你自己来说也一定是一种财富,而爱不释手,久久珍藏。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往事依依》、《散步》、《麦琪的礼物》、《藤野先生》
我们说,生活中的一些偶然都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其内在的事理所在,只要我们去认真仔细地思考,一定会给我们以感悟、以启迪。这样的东西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财富。抓住这样的感悟点,用文学的语言描述,然后画龙点睛地议论几句,一定是一篇极富哲理的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同样能使自己感动,让别人也受益。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敬畏生命》《紫藤萝瀑布》。
每个人的生活并不仅仅每天就是刻板的工作与学习,天天的柴米油盐,许多时候我们的生活正是一些情趣让我们沉醉其中,乐此不疲。这些情趣正是我们生活中的调料,让我们生活得有滋有味,所以,人们都希望在生活之中多一点这样的东西,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滋润一些。正如此,作为我们的作文这种表情达意的载体如果能抓住这样的情趣点,也一定是能让喜爱的。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变色龙》、《范进中举》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典型的形象以及一些经典的情感寄托与描写,它们大都是流传很广的,选中它们,换一个角度,把它们用文学的语言表述,再加上自己的感情倾向,只要合乎情理,一定能打动很多的读者,并且,选取这样的材料会大提高你的见识品位和你的文章品位。这样的.文章虽然在我们所学过的课本中比较少,但在现实的文学作品中还是很多的。如高考(微博)作文《赤兔之死》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交流非常畅达的社会,这也正是因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并且,我们每一个人生在这样的社会中,有很多的东西是我们所必须关注的。所以,当这样的热点、交点出现,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也会有很多的人希望听到或者读到更多的见解或者是感情的寄托,这时,我们选中它们,用我们自己的理性思维,思考它们、挖掘它们,提炼出我们自己独特的东西,寄托我们自己真善美的感情,也同样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作文。
这样的文章虽然在课本中没有什么见到,但在学生作文中却是大量存在的。如很多同学写的有关环境问题的作文,“非典”中有关对白衣天使赞美的文章,对当前****问题讽刺的文章等等。
那么,从去年到今年又有什么可写呢?
可写的材料有: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赠台大熊猫,神六飞天等等。
当然,这些东西需要我们去收集材料,并尽量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千万不能写成新闻或者是一种无关痛痒的记叙。
文言文基础知识pdf 文言文 基础篇二
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
入则无法家拂士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小惠未�蹋�民弗从也
必能裨补阙漏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同舍生皆被坚锦绣辑以羽翠
项为之强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汤熨之所及也火齐之所及也
止露尻尾便要还家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甚矣,汝之不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诎右臂支船
左手倚一衡木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才美不外见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学而时习之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温故而知新桓侯故使人问之
既克之,问其故过故人庄
故决然舍去广故数言欲亡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目似瞑,意暇甚醉翁之意不在酒
杂然相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其两膝相比者比至陈
等死,死可国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既克,公问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长风万里送秋雁
不亦说乎稻花香里说丰年
诣太守,说如此闻说鸡鸣见日升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收吾骨瘴江边
或王命急宣或说处杀虎斩蛟
或异二者之为
南极潇湘意有所极
寻向所志志在千里
处处志之
苟全性命于乱世太尉苟以为教而辱教之
苟富贵,无相忘
太尉苟以为教而辱教之蜀之鄙有二僧
怅恨久之当余之从师也
吾欲之南海
受任于败军之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其真无马也其人视端容寂
择其善者而从之
溪深而鱼肥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杂然而前陈者
云归而岩穴瞑
属予作文以记之何以战
扶苏以数谏故固以怪之矣
以塞忠谏之路也先帝不以臣卑鄙
且焉置土石又何间焉
惧有伏焉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旦日,卒中往往语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蜀之鄙有二僧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一狼洞其中
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出也
公将鼓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其一犬坐于前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将军身被坚执锐
亲贤臣,远小人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所以动心忍性
必先苦其心志
渔人甚异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扇,一抚尺而已。
1、增,增加;2、横,梗塞;3、弼,辅弼;3、俱,全、都;4、嘱,嘱咐;5、遍,遍及;6、缺,缺点;7、倡,倡导;8、披,穿着;9、缉,连缀;10、僵,僵硬;11、彰,显扬、著名;12、悦,高兴;13、旋,掉;14、转、转身;15、烫,用热水焐;16、剂,汤剂;17、只,只;18、邀,邀请;19、返,往返;20、慧,聪明;21、无,没有;22、屈,弯曲;23、横,与竖相对;24、饲,喂;24、现,显露、表现;25、叛,背叛。
1、复习、温习通晓;2、旧的知识特意缘故、原因故旧、老友所以故意;3、一会儿夹杂参与;4、神情、态度情趣;赞同处所表示对数量的估计挨着等到;5、同样等同、一样;6、战胜打败;7、时候秋季;7、高兴、愉快谈论讲、解释传说;8、爱好易于、便于美好;9、尽到;10、标记心意、志向做标记;11、苟且如果、假使如果;12、指“我”(苏辙“)的语气助词,为了凑音节,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去、往、到;14、在给向;16、难道这个他们的;17、表并列,可不译表递进,而且表转折,却表修饰,地表承接,不译;18、来凭借因为已经以致认为;19、哪里呢,在那边。
1、两次案件即使父亲妻子和儿女、与世隔绝的地方更不必说交错相通。
2、到处可以凭借扩大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出身卑微跑护城河边境有雄心壮志的人。
1、打洞说出击鼓赐福像狗一样用箕畚铁甲、武器亲近、疏远伏兵
2、使……惊动使……劳苦认为……奇特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4、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他们)(他们)(渔人);(鼓)(鼓);(之,指公子扶苏);(个)(张)(把)
(块)
文言文基础知识pdf 文言文 基础篇三
李密(224-287 )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 西晋 文学家。初仕蜀汉,后仕西晋。李密有《陈情表》流传于后世,被传颂为孝道的典范。
1、夙遭闵凶(闵,通“悯”,忧愁 )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 的样 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
1、臣以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
2、慈父 见背(背弃我,指**)
3、舅夺母志(改变)
4、门衰祚薄(福分)
5、终鲜兄弟(本指少,这里是没有)
6、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7、而刘夙婴疾病(缠绕)
8、前太守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
9、寻蒙国恩(不久)
10、则刘病日笃(病重)
11、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提升)
1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1、行: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②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2、矜: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②不矜名节(动词,自夸)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至: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以: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③谨拜表以 闻(连词,相当于“而”) ④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5、见:①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
②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6、亲: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7、当: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②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8、薄:①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②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9、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10、夙: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②夙夜忧叹(名词,早晨)
11、之: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助词,的.。)
②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 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1、躬亲抚养(名作状,亲自)
2、日:则病日笃(名 作状,一天天地)
3、闵凶:夙遭闵凶(形作名,忧患凶丧这事)
4、微贱: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
5、诚:愿陛下矜悯愚诚(形作名,诚心)
6、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
7、卒:保卒余年(动词使动,使……终了)
8、远,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作动,远行)
9、进退: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动作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10、闻:谨拜表以闻(动词使动,使……知道)
1、至于成立(①古义:到。②今义:程度副词)
2、至于成立(①古义:成人自立。②今义:创立)
3、九岁不行(①古义:不能走路。②今义:不可以)
4、后刺史荣举臣秀才(①古义:优秀人才。
②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5、则告诉不许(①古义:申诉。 ②今义:让别人知道)
6、臣之辛苦(①古义:辛酸苦楚。 ②今义:身心劳苦)
1、急于星火(介词结构后置)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
3、谨拜表以闻(陛下)(省略句)
4、且刘夙婴疾病 (被动句)
文言文基础知识pdf 文言文 基础篇四
1.基数表示法
基数是表示事物多少的最基本数目的数。古代汉语表示基数,大体有如下几种形式:
1、从语序上看,数词的基数表示方法,可以直接把数词放在名词、动词前,也可以放在名词、动词之后,而较少用量词。
例如:
①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清・林嗣环《口技》)
②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明・魏学�ァ逗酥奂恰�)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战国・列御寇《愚公移山》)
④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整数是一百、一千、一万等时,一般省去“一”。
①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唐・柳宗元《小石潭记》)
②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如果出现零数,往往在整数和零数之间加“有”字表示。
① 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明・刘基《苦斋记》)
②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西晋・李密《陈情表》)
2.序数表示法
序数是表示次序的数词,它的表示法和现代汉语基本一样,在基数前加“第”字表示。有时也不用“第”字。
①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唐语林・乐工罗程》)
②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南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概数(约数)表示法
概数表示数目不确定。其表示方法如下:
1、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
①共事二三年 ,始尔未为久。(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
②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2、用整数表示
①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宋・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宋・司马光《赤壁之战》)
3、在数词前用“数”、“可”“且”“约”等;或者在数词后用“余”、“许”、“所”、“奇”等表示 。
①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唐・柳宗元《小石潭记》)
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列子・愚公移山》)
④族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 (清・徐珂《清稗类抄・冯婉贞》)
⑤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汉・刘向《列女传・赵将括母》)
⑥顷之, 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失从者百许人。 (清・魏禧《大铁锤传》)
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明・魏学�ァ逗酥奂恰�)
⑧从弟子女十人所。 (汉・司马迁《史记・西门豹治邺》)
4.倍数表示法
倍数是指一个数的若干倍的`数.古汉语的倍数表示法主要有三种形式:
1、用两个数词相乘表倍数,其中前一数词表示多少倍,后一数词表示一倍的数。
①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②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宋・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表示倍数,可以在数词后用“倍”,也可省去“倍”。表示一倍可以省去“一”,十倍用“十”、百倍用“百”。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苏洵・《六国论》)
3、用"蓰"字,表示五倍。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孟子。滕文公上》)
5.分数表示法
分数是表示事物是某个单位的几分之几的数。如果分母是“十”“百”“千”“万”等,可以直接写成“分母+分子”的形式或在分母与分子之间加“之”表示。这是文言文中分数表示法中最常见的一种。
① 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西汉・刘安《淮南子・塞翁失马》)
③ 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清・刘开《问说》)
④ 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此外,还可以将名词放在分母之后表示分数。例如:大都不过叁国之一。(《郑伯克段于鄢》)不过,这种表示方法中学课本中出现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