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作文万能素材大全 怎样写好高考议论文
高考作文的发挥最离不开的就是作文素材的积累,尤其是议论文作文最需要的就是名人的事例和素材。下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考作文万能素材,供参考!
高考议论文作文万能素材
1.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2.曳尾涂中的庄子九万里的情怀荡漾于三千濮水之上。赤子之心归于自然,终成南华经。曳尾涂中,逍遥一游于尘世,哲学的巅峰便已铸就。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踌躇满志却又似是而非,螳臂挡车却又游刃有余。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泥?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
3.不朽的行者:屈原当黎明还黝黑时,他就触着光亮而长吟。上下求索,踽踽独行。他使一条不屈的生命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他使一个站立的灵魂,得到了不朽的诠释。
4.俞伯牙、钟子期一挥手,一拨琴,一段旋律;一高山,一流水,一段传奇。他们艰难地跋涉于七根琴弦,他们用紧扣的十指敲开了心灵之门,他们的生命也由此产生了共振。即使远隔千里,即使天上人间,但在他们人生原始的画卷里都巍峨着山,清澈着水,飞舞知己的音韵。
5. 忘却荣辱书定历史:司马迁你海棠般的容颜,弹响"史家"千古绝唱?谁,能幽愁发愤,吟出无韵之《离骚》?他以海的大度包容了内心之苦、世人之讽,他以山的刚毅正直书写了两千年的沧海桑田。他的坚韧撼动历史,彪炳史册;他的刚正直上霄汉,照耀尘寰!
6.永恒的美丽:王昭君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高的傲世风骨,你柳絮般飘飞的沉思,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都在这广漠中消隐。你的聪慧,痴迷着汉赋唐诗的韵律,怎能不如履薄冰?你的深刻,承受着岁月无痕的忧伤,怎能不形销骨立;你的清高,拒绝着蝇营狗苟的生活,怎能不心力交瘁?你默默地离去,为了那永世的安宁,你的名字载入史册,也记载下人们对你永恒的记忆。
7.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一颗忠心,两朝元老,三顾茅庐而三分天下,五丈原头,八卦阵中,六出祁山而七擒孟获。赤胆忠心,足智多谋,助他人之霸业,成自己之威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8.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是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亦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江流入海,有穷且坚,不坠青云的傲岸,不"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之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暂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荣辱成败,尽显英雄本色。
议论文作文高分攻略
在作文考试中。要写好议论文,除了要注意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外,还必须选择合适的结构方式。议论文最常见的结构形式是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
一、总分式
《红楼梦》中王熙凤一出场,便对黛玉说了这样一番话:“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寥寥数语中,难为凤姐的是,她不仅夸赞了黛玉,还安慰了迎春姐妹,迎合了在场所有人的心,更不露声色地达到了她讨好了老祖宗(气派不凡,富有慈爱之心)的目的。
细细想来,凤姐的这番话竟颇像一篇袖珍型的,结构完整的议论佳作。
论点:黛玉是天下最标致的人物(暗含:只有老祖宗这样的人物,才配有这么酷的孙女);
论据:虽是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像个嫡亲的孙女;
结论:所以老祖宗天天想念着黛玉。
结构方法:总——分——总。
论证技巧:天衣无缝。
见人就说人话,见鬼就讲鬼语,能够随机应变,左右逢源,滴水不漏,无懈可击,这是王熙凤做人的风格。我们做人不可学凤姐,作文却可向凤姐讨技巧方法。
1、“总——分——总”式,这是总分式的完整式。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 一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和必要的引申。简言之,即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实论点——做出结论”。
例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就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结构特点。文章开篇第一句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是什么”,也即论点——“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为什么?“其理由如次”:一、二、三部分从历史经验、从存在问题、从主观主义的危害三个方面阐述了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四部分提出改造的具体措施。也就是“怎样做”。
2、总——分式:其特点是没有结论部分。在引论提出论点后,或分若干论点阐述证明,它常在分述的部分进行小结;或分举若干论据进行分析。
例如荀子的《劝学》(课文节选部分):开篇先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接着分别从学习的效果(知明而行无过矣)、学习的重要作用(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注意积累、用心专一)等几个方面来证明。最后没有总收照应,也没有针对论点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
3、分——总式:议论时不是先提出论点,而是直接引用、分析论据,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归纳论点。
如毛泽东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这种结构的典范。它先论“民主的”文化,再论“科学的”文化,三论“大众的”文化,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在这几种形式中,总——分——总式最为典型,它是议论文的标准形式;总——分式有关无尾,似乎给人以不完篇之感;分——总式开篇不定主脑,行文容易散乱。所以,对于中学生来说,掌握和运用总——分——总式这一结构最为重要。
二、并列式
传说宋神宗时,京都相国寺的墙壁上,曾题写过四个大人物同时以《酒色财气》为题的四首诗。其中有大家最熟悉的文学家苏轼和王安石,他们两人写的诗是:
苏轼的《酒色财气》
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
世财不义切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种平行关系,有的是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却不确定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有的则表现在阐述中心论点的几个论据之间。并列关系的顺序安排较为灵活,通常是把最重要的分论点或论据放在前面。
用并列结构阐述观点,要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1、选择的分论点或论据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二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
2、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中心论点。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三、递进式
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其分论点是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由浅入深地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综合,并进一步使中心论点得到确立。
递进式要求选择不同高度,同一方面的分论点或论据来证明观点。
其分析问题,一般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等层层深入的思维轨迹。它的层次与层次之间已不再是并列、平等的关系,而是推进的关系,向前发展的关系;犹如剥笋,一层比一层深入,最后挖掘出本质和灵魂:因此,也有人把递进式称为“剥笋式”。
所要注意的是递进式至少要有两个高度的论点和论据,它分析事理的特点是层层展开,步步深入。
四、对照式
这类文章往往是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后,又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去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下面这段文字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教育专家魏书生对人称“害群之马”的学生不歧视,不放弃,满腔热忱,高度信任,让学生选他当“炉长”,给他做好事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又让学生以《炉长》为题作文,热情赞扬他无私奉献的**,致使那位“炉长”热泪盈眶,激动不已。老师的温存似如酥春雨,催促春芽萌生。
夏斐的母亲因女儿学习成绩下降,以残酷的殴打代替教育,竟然将亲生女儿打死,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父母教育子女,老师教育学习,是不能采取简单、粗暴、冷酷无情、打骂、恫吓等野蛮手段的。
毛主席说过:“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以力服人是不行的。”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叫人心悦诚服,教育方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