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其他类 > 考试经验

锦州医大附属医院

技术不如神仙的,不能当医生;不看书就当不了医生。这些话是在柴决定学医之前听到的。热爱医学的柴从锦州医学院毕业后留在锦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从那以后,三十五年来她从未离开过诊所。

柴作为呼吸科主任,具有扎实的诊断学和内科基础理论。同时,他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发新技术和项目。在她的带领下,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团队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国家PCCM专科标准化建设项目三级医院优秀单位、辽宁省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锦州市重点专科、锦州医科大学特色专科等。

近日,在辽宁省卫健委公布的第三届辽宁名医、第二届辽宁青年名医、第五届辽宁名中医、首届辽宁青年名中医名单中,柴成功入选第三届辽宁名医。与柴一起上榜的还有11位来自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他们医术高超,追求学术卓越;他们医德高尚,长期临床服务,受到业内同行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辽宁名医李玉红说:“希望我的‘眼睛’能给患者带来希望!”

都说超声诊断是临床医生的“眼睛”。有了这双眼睛,超声科主任李玉红让无数患者和家属重新扬起了生命的风帆。

很多人以为超声检查结果是超声仪器自动生成的,其实不是这样。这就要求超声医生既是技师又是医生,会操作机器和分析图像,然后做出全面快速的诊断。

“虽然超声医生不开处方,也不治病,但要求我们是圣人。一个合格的超声医生必须了解所有的学科,只有精益求精才能跟上临床的步伐。”经过33年的工作经验,李玉红对超声医生的身份有着独特的理解。在她的带领下,锦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在心血管超声、肌肉骨骼超声、腹部超声、体表超声、产科超声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超声诊断多项技术在辽西处于领先水平,部分特色项目诊断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辽宁名医宋丽萍说,“只要在岗一天,就一定对得起核医学医生这个职业。”

核医学是利用核素及其标记物进行疾病诊断、**和医学研究的学科。从事核医学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放射性辐射,而宋丽萍工作了33年。

宋丽萍严于律己,始终坚持亲临核医学临床一线,以实际行动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2002年,宋丽萍成为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的副主任。在宋丽萍和全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科室取得了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科室成为设备一流、科室环境优美的专业科室,成为辽西最大的核医学科和省内有影响力的核医学科。

有人曾经问宋丽萍:“你很快就要退休了。还需要这么累吗?”宋丽萍坚定地回答:只要还有一天,我们就要对得起核医学医生这个职业,对得起学校医院多年的培养教育。

闵连秋,“辽宁名医”:带领团队持续优化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建设。

1987年毕业后,闵连秋在锦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34年。自上任所长以来,闵连秋始终以“勤”字当头,任劳任怨,工作安排有条不紊。医院**内科床位从一开始的51张发展到现在的245张,治愈出院的患者不计其数。

近年来,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5年被评为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2019年成为国家卫健委卒中预防工程委员会“高级卒中中心”单位,辽宁省卒中专科联盟副会长单位。

作为辽宁省脑卒中协会副会长单位,闵连秋教授带领团队充分发挥区域辐射和示范作用,积极开展脑卒中多学科诊疗模式,不断优化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建设。2020年,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脑卒中静脉溶栓技术培训基地”。全国仅有30家医院获此殊荣,也是辽西唯一的“脑卒中静脉溶栓技术培训基地”,为辽西脑血管疾病的急救做出了重要贡献。

《辽宁名医》金瑞霞:立志做好平民医生。

金瑞霞从小体弱多病,奶奶也因病去世。长大后的金瑞霞毅然填报临床医学,立志做老百姓的好医生,让更多人摆脱疾病的痛苦。

2006年至今,金瑞霞一直担任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她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学术论坛,每年作学术报告20余场,充分发挥了辽西区域医学中心的组织和引领作用。同时,金瑞霞响应省学会号召,组织一年一度的世界肾病日义诊,派医生下乡,帮扶基层血液透析中心,与辽西多家区域医院组成医联体,定期进行疑难杂症查房和会诊。

十多年来,金瑞霞带领团队将锦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建设成为辽西地区最大的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肾脏病诊疗和慢性肾脏病防治中心,是辽宁省重点建设专业。医院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包括60多台血液透析机、7台血液透析滤过机、2台床旁连续血液滤过机、1台血液灌流机和2台自动腹膜透析机。现已成为辽宁省肾内科、教学、科研三大医学中心之一。

辽宁青年名医陈东,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带头人。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是辽宁省耳鼻喉科的诊疗中心。是医院第一个获得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和辽宁省卫生厅重点专科的临床科室。它有着辉煌的历史。

陈东金州医科大学是第一个开设耳鼻喉科专业的本科院校。今年毕业时,他成为唯一一位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的教授孙的主任和创始人的部门。老师勤奋求实的风格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7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获得耳鼻喉科博士学位。师从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韩德民院士。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耳鼻喉科疑难杂症的诊治。先后获得“辽宁省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在他的带领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每年完成手术近4000例,诊疗水平达到国内一流、省内领先水平。开展了多项临床新技术项目,被辽宁省卫健委批准为“辽宁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被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为“辽宁省高校一级特色学科”。

辽宁年轻名医曹阳说:“别的医院不做复杂的手术,我却做!”

“**工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骨科主任曹阳经常说起这句话,提醒着自己和身边的人。“复杂的手术别家医院做,我做!危重病人,别的医生不敢收,我收!”敢这么说,不仅因为他20多年骨科临床、科研、教学的丰富经验,更因为他有一颗关爱患者的心。

曹阳积极推动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多次主持中国**组织工程高峰论坛和组织中华医学会锦州市骨科分会学术会议,进一步规范了临床各骨科病房的疾病**,拓展了儿童骨折固定技术、去骨及骨折髓内固定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

“医学教育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耀。医生和老师,我很幸运,在我的人生选择中拥有这两个特殊而光荣的身份。”放眼全球,曹阳始终奋斗在骨科最前沿,用情怀和坚持书写着医生的情怀。

《辽宁青年名医》隋汝波:把病人当亲人,把学生当孩子。

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提到**内科知识渊博、幽默风趣的男医生,大家马上就会想到隋如博。他把病人当亲人,把学生当孩子,尽力帮助同事。

医生需要积累临床经验。但年仅38岁的隋汝波通过扎实的理论知识,率先成立了**内科三病区,成为当时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最年轻的主任之一。

锦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内科三病房隋如波的带领下,积极开展特色门诊、头晕/眩晕门诊、运动障碍和肉毒素**门诊,同时派出骨干医生外出进修,治愈患者近千人,全省领先。在隋如波的带领下,在**内科三个病房医护人员的参与下,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辽宁省首家开展青年脑卒中和隐匿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测定、床旁TCD微栓子监测、泡沫试验的单位。

“辽宁青年名医”郭联谊:中西医结合**她有耳闻,有传承。

毕业于锦州医科大学的郭联义,原本学的是心内科。后来因为受家庭影响,她选择了消化内科:“我父亲是一位老中医,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他一直希望我从事消化专业,继承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的传统。”

谈到父亲对自己行医的影响,郭联谊说,他从小就为病人看父亲的脉搏,对医生这个职业表现出极大的尊重。他姐姐也是消化科医生,家人说的最多的就是当医生的满足感。

胃肠病学是一门内外科结合的学科。郭联义用她精湛的内镜技术,进行了ESD、ERCP、POME等手术。她知道疾病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家庭负担。医生最大的责任是帮助他们战胜疾病,恢复健康。所以,成为一名好医生、大医生的信念根植于她的内心。“花钱少,治病,成本低,效率高”是她不变的目标。如果有更多的病人来这里,我们应该把年轻人带出来。年轻医生掌握了技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才能进一步创新,科室发展才有动力和后劲。现在她正带领她的团队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辽宁青年名医”黄波:好医生应该为病人着想。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经常谈论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我的回答是:一个好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刻苦钻研的**,还要有一颗为病人着想的心。”对于医生职业的理解,胸外一病区主任黄波回答道。

已经当了22年医生的黄波从不满足于现状。博士毕业后,他依然不断打磨自己,申请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先后研究胸部疾病微创**、胸部肿瘤微创**和胸部肿瘤规范化、个体化、精准化**。

目前,黄波在**肺部疾病、食管疾病、纵隔疾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积极开展多项新技术,如单孔胸腔镜三维重建下精确节段切除、胸腔镜下胸导管结扎术、经腹膈肌切口下食管癌根治术等。此外,黄波还参与了肺癌和肺结节的MDT,所以我们应该规划肺结节中心的建设,用优秀的技术为广大患者解决问题。

辽宁省名老中医石跃平:中医需要传承、发展、弘扬。

2012年,石跃平入选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经过学习经典,跟随名师,做临床工作,中医临床疗效逐渐提高。带领中医一病区医生开展了冠心病、咳喘、脾胃病的中药内外兼治**项目,开设了治未病门诊,用中药膏调理心脑血管、脾胃病、咳喘、亚健康。在科研工作中,注重抓住临床实践中的瓶颈问题,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开展中医经典科学研究。完成了从痰瘀论治冠心病的临床研究,疗效显著,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中医需要继承、发展、弘扬。“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人才,是传承中医的使命。弘扬中医国粹,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石跃平说。

符晓是辽宁省著名的年轻中医,他将自己的所学与自己的经验相结合。

中医二病区主任符晓在临床工作中注重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他在临床随访和认真研读各派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将所学各派精华与个人经验相结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失眠便秘患者越来越多。为充分发挥中医特色,解决患者痛苦,符晓带领全科医生大力发展临床专科,开设“中医失眠门诊”和“中医便秘门诊”特色门诊,针药并举,使失眠便秘患者重归健康。

在对肿瘤患者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管理理念的指导下,近年来,符晓带领中二病区和医院各临床科室共同探索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对肿瘤患者的综合诊疗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中医肿瘤门诊”和“中医肿瘤病房”,进一步构建了院内单病种多学科诊疗模式。行医20余年,符晓主任一直秉承“用最少的钱为患者解决最大的问题”的理念,时刻为患者着想,以传承中医精髓,造福人民健康为毕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