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每名地学毕业生就有位院士,这所高校为何频出地球科学领域领军人才?——专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黄晓玫
中国地质大学党委书记黄小梅
创新大学治理,关键是着眼于为党和国家育人,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更深层次的改革和更高质量的创新。
敢冲是未来技工院校培养人才最明显的标签。导师团队全是不同学科的大咖,培养过程中实行“探猜计划”。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伟
中国地质大学——国家“211工程”和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其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成立于1952年。它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的地质系合并而成。
在第一次开幕式上,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说:“现在新中国,一项惊天动地的事业已经建立起来。航空航天所是惊天动地的事业,地质所是惊天动地的事业。你们是惊天动地的勇士。”上世纪60年代,当地人被称为“游击队、侦察兵、建设时期的先锋、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驱”。
69年来,中国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与中国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休戚与共,建立了新中国最早的地质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早期中国大批地质专业人才,奠定了新中国地质学科发展的坚实基础,是中国地质领域人才培养的梦想摇篮。建校以来,培养了41名两院院士,每1000名地质专业毕业生中约有1名院士。
进入新时代,将展示“上天、下地、下海、爬杆”的英雄气概,积极推进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建设,培养自然资源行业领军人才。
最近,中国公布了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庆祝了69岁生日。土地大学党委书记黄小梅接受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的专访。她说,地方总紧紧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把人才培养作为规划实施的主线、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致力于培养“品德高尚、基础扎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创新人才,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人才支撑。
构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共同体
展望:“两个大局”背景下,地质类高校发展环境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中国深化教育改革的战略规划是什么?
黄小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建设美丽中国,呼唤更高质量的地质高等教育。
我国地质院校必须瞄准科技前沿和重点领域,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
建校70年来,大都坚持把学校放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发展两个维度来思考和规划自身的改革发展。
一方面,为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国家层面提出以系统思维推进景观、森林、田野、湖泊的草、沙、冰综合治理。自然资源产业正在跨界融合,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系也在不断创新。必须加快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更加注重将价值塑造融入专业教育。
另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教育形态的革命。我们要与时俱进,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时俱进,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更加贴近学生,加快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
我们希望通过十年的努力,到203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教育卓越、学术卓越、文化卓越、管理卓越的大学,整体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卓越的核心体现是建设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共同体,不断推进教育创新,着力培养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拔尖创新领军人才。
创新的学校治理体系
《展望》:今年是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中国如何推进学校治理的创新?
黄小梅:大学最大的优势、本质特征和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
我们坚持把更好地为党和国家育人作为执政创新的着力点。2020年,用半年时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办学思路大讨论,形成了“更高层次开放、更深层次改革、更高质量创新”的共识。
向更高层次开放,强调放大格局,寻求校内外办学资源的全方位互动。在思维方式上,强调将“开门办学”转化为同时开门的文章,倡导跨界融合、交叉融合、开放发展;在体制机制上,畅通人才、资金、科技成果等资源的流动渠道,吸收政府、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参与办学。
深化改革将突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要求。按照立德庶人的基本任务,实现学校办学力量各要素的联动。
更高质量的创新,需要有效汇聚学科和人才队伍优势,坚持“四个面向”,有组织地实现创新要素全面引领高质量发展,立志成为世界地球科学教育改革的驱动力,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深度融入国家、区域、行业创新变革进程。
围绕这些共识,今年5月,学校党委出台了新一轮深化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围绕“三个优化”开展工作。
一是优化结构布局,主要包括学科和组织,实施人才培养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是优化运行机制。在管理服务机构适当“瘦身”、进一步优化校院两级管理、转变工作职能定位的背景下,打破院系、学院、学科之间的边界壁垒,在改善整体教育环境、有效激发办学活力方面取得突破。
三是优化保障体系。重点任务是构建强大的资源保障体系,实现人员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公共平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整体工作效率。
展望:围绕优化学校治理体系,规划了哪些改革措施?
黄小梅:一年来,我们针对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形成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学科专业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加强治理能力建设、深化资源管理改革、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等六大改革任务。
改革在把握全局上需要顶层设计。学校党委实施管理服务机构改革方案,组建本科学院,改建研究生院,组建高等研究院,进一步贯通重点教育链条,进一步整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科研教育和管理服务教育。推进信息化建设,今年4月发布了中国地质大学课程教学平台。我们也将继续通过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和管理,扎实推进智慧教育。
检验学校治理创新成效的核心标准,取决于是否更好地实现了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务。将深化改革与中国大学“十五”计划有机衔接,强化管理服务机构和各岗位教育职责,进一步强化学院办学主体地位,高效打通育人“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培养引领创造未来的人才。
展望:面对加快建设全球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新要求,大陆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黄小梅:面向未来,我们要从培养能够满足现有岗位要求的人才,转变为培养能够引领创造未来的人才。
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有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王焰新校长的带领下,整合校内外力量,丰富教育资源,逐步形成了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位一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李四光计划的实施,探索了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与中国科学院等9家科研院所合作成立C2科教战略联盟,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成立联合研究生院,与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等12所大学合作成立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推动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成立长江创客学院,发起成立“地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通过“三位一体”培养,给地方大学生烙上“品德高尚、基础扎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印记。
今年,学校成立了未来技术研究院,重点建设智能与地球科学的交叉学科方向,推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地球科学的深度融合。未来理工学院采用了不同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最明显的标签就是敢冲,导师团队里全是不同学科的大咖。打破专业设置的壁垒,在培养过程中实施“探猜计划”。目前已有60名本科生入选未来科技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供图
党建和学校事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展望》:大陆在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构建“三轮育人”的工作格局方面有哪些改革举措?
黄小梅:长期以来,许多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党建、思想政治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不仅有思想认识的问题,还有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问题。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把深化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事业发展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快构建全程、空沟通、团队沟通、内容沟通、评价融合的“三轮育人”工作格局。
从头到尾。我们会继续在学生成长的整个周期上努力。优化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连续培养,推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严格学术标准,从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创新等维度,完善学生成长荣誉体系,引导学生画出自己的成长画像。
空。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绝妙之举。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的推动下,全国30多所高校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围绕学校党委、队伍进驻“一条龙服务”、学生参与“一揽子提升”和“一盘棋整体”的支撑,加强顶层设计,使学生社团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
团队交流。教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全面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推进学业指导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导师加强对学生全过程、全方位的行为引导和评价。要选拔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充实思想政治队伍。我们还将推出学生关键岗位成长计划,充分发挥同伴带动效应。
打通内容。我们坚持思政课和思政课一起育人。我们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区建设规划和思政课实施方案,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建设给予政策倾斜。打造“美丽中国宜居地球”课程思想政治品牌,用好党史党史、科技报国、防疫抗疫、脱贫攻坚等鲜活素材,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要继承寓教于乐的特色和优势,把思想引导与科教融合、产教结合、实地调研、就业见习、国际交流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评估和住宿。用好评价指挥棒,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教育作为“双一流”建设、学科专业质量评价、人才工程评价、教学科研成果评价的重要指标。开展立德庶人工作绩效评价,最大限度释放育人活力。
通过实施“三位一体教育”五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最终是想把促进学生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校办学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系统教育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