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其他类 > 考试指南

河北北方学院有望改为大学吗

邯郸市教育局近日发布2022年推进区域教育中心建设的意见

邯郸市教育局关于2022年推进区域教育中心建设的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邯郸区域教育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区域教育中心建设,增强教育的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根据市教育局“12881”工作思路,结合重点工作,现就2022年推进区域教育中心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会议**,落实以德育人根本任务,围绕区域教育中心“321”发展愿景明确年度任务,加强领导,压实责任,细化任务,突出落实,促进公平,增加活力,弥补短板,提高质量,为建设富裕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主要目标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5%,普惠园幼儿比例达到87%以上,公办园幼儿比例达到56%。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8%,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安置率达到97%。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3%,省级示范高中30所,特色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新增重点专业3个。高校市级重点建设专业达到4个,建成了特殊教育职后培训中心。新建智慧学校113所。

三。年度任务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一是加快幼儿园建设。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落实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相关政策,大力推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进一步提高普及水平。二是落实普惠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建立动态增长机制。第三,实施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杜绝“小学化”现象。四是创建一批示范园区,新增城市一类幼儿园15所,达到175所;农村新增示范幼儿园10所,达到305所。

2.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促进城乡平衡。通过学区化管理,城乡结合,城乡结合,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20%,义务教育特色学校150所,农村优质学校80所。二是促进学校均衡。通过学校联盟、强校引领弱校、深化办学集团化,实现集团内学校在发展规划、教学管理、师资培训、教育科研、学校文化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和特色发展。将加快推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面提高普及水平。三是落实“双降”措施。压实责任,综合治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四是推进午餐供应和课后服务,解决“三点半”问题。第五,规范民办义务教育管理,落实“减负”目标。六是加快促进教育公平,完善随迁子女服务保障机制,加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继续做好辍学控制工作,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

3.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普及率。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安置率达到97%。建设2-3所特殊教育名校,每个县至少4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引领融合教育发展。

4.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一是扩大容量和岗位,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初中毕业生就读普通高中的比例。二是规范招生,进一步做好控制生源外流工作。三是增强普通高中的吸引力,建设一批在区域内有影响力的特色学校。有20所特殊高中学校。

5.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育人方式,加强课程教育,建立健全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深化课堂改革。开展“以学习为导向,深入学习”课堂改革行动,组织新课堂展示活动,遴选60所课堂改革示范学校。实施质量监控与评估行动计划,完善教学质量提升的监控与反馈机制。建立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建立基于标准的区域教学提升体系,实施三年质量提升计划,基础教育质量保持在全省和中原经济合作区的先进地位。

6.发挥教学科研支撑的主导作用。实施教学科研创新推广工程。发挥线上教研优势,构建以线上教研为主、线下教研为辅、线上线下混合联动的线上教研新模式。开发学科教研课程,促进教研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县校教研定点联系制度,实现精准教研。在校本教研的基础上,通过联网的方式,向校际和区域教研联动发展。建立项目成果共享机制,积极推动优秀项目成果的转化、借鉴和集成,促进项目成果向教学生产力转化。

加快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

1.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大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达到60%,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5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率先做优做强,12所省级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学校办学实力明显增强,除主城区外每个县至少设立1所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融合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实现了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统一招生计划、统一招生代码、统一招生宣传。

2.做优秀的高职教育。推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增强职业学校适应性,对接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创新管理机制,建设一批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支持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高职本科院校。

3.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职业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与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合作,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形成合作共同体。全市成立6个职教集团,新增3个校企合作社区。

4.加快特色专业和特色学校建设。统筹区域内职业院校发展定位,指导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分工合作,每所学校重点建设2至3个重点发展专业。推进职业学校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协调发展,确定5所特色学校。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大专业调整力度,紧密衔接区域产业结构布局,加快特色专业建设。今年将新增3个骨干特色专业。

5.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举办首届职业教育“丛台论坛”,汇聚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人才。积极搭建中原经济合作区产教供需信息平台,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紧密衔接。

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发展。

1.稳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努力积极引进或利用社会资本兴办高等学校。

2.河北工程大学重点工程建设。有3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符合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申请条件。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体育学硕士等学位授权点建设。水利学科被列入河北省新一级学科建设项目。在新一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有两科以上达到C级。

3.邯郸学院重点工程建设。支持邯郸学院建设邯郸师范学院,积极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支持现有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建设;根据邯郸产业发展的需要,培育2个市级重点学科。继续推进河北省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建设,在专业特色、行业合作办学、双师双能比例、学生就业率等方面达到验收指标评价因子B点或以上标准。推进教师专业认证,完成3个专业的教师专业二级认证。建立区域特殊教育大学联盟;建设特殊教育职后培训中心;规划建设区域康复中心;完成附属脑科医院建设的前期研究和论证工作,配合国家脑认知战略的实施和特殊教育康复**本科实习实训建设。制定高层次人才发展规划,加大人才内部培养和外部培养的吸引力,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政策。博士数量将力争达到申硕要求,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5%;力争按照2万人的人数来编制,使生师比接近教育部的要求。

4.促进科信学院转学。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进程,力争年内完成移交工作。

5.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工程建设。实施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产教融合区域信息平台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建设工程。

6.邯郸科技职业学院重点工程建设。启动二期建设工程,启动三大高水平专业群整体布局。

7.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点工程建设。启动区域性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建设,扩大办学规模,优化群体结构,基本形成“学前教育为主,初等教育和艺术教育为辅,社会服务相关专业为补充”的专业结构体系。启动区域性在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建设项目。

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

1.加强师德建设。建设中小学师德教育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加强师德考核,完善宣讲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制度,大力整治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行为,建立教师不端行为通报和警示制度,构建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2.实施名师培养工程。组织区域城市名师高峰论坛、异构课堂、高级研修等活动,提高名师引领水平。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培养计划,加强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建设。开展教育家校长、名校长、骨干校长、特级教师、骨干教师评选活动,建立骨干教师、特级教师、赵岩名师、教育家梯队成长机制。县级名师工作室30个,名师工作室220个。

3.完善教师补充流动机制。建立教师编制优先分配机制,探索建立“周转库”制度。按照补偿的原则,确保全市教师队伍的满员。编制仍不足的,政府购买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化,解决教师编制不足。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实施“博士、硕士引才”、“公费师范生”、“特岗计划”、“能工巧匠”招聘计划,激发教育活力。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按照“人员编制总量控制、岗位总体设置、人员统筹使用”的原则,强化教育部门统筹管理义务教育教师的职能,落实学校人员自主权,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促进教师均衡配置和有效使用。继续开展支教、帮扶、结对等活动,确保教师队伍的规模、结构、素质和能力满足各级教育发展的需要。

4.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依法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严格落实分级聘用政策并兑现相应岗位工资,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和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与公务员工资调整联动机制。职称评聘向农村学校倾斜,降低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条件,提高农村中小学高级职称比例。在农村学校任教满25年且仍在农村学校任教的,可不受岗位数量限制,直接聘任到与其现有职业资格相对应的岗位。对幼儿园、小学优秀教师,在岗位评价中申报不担任高级教师职务的,标准条件进一步放宽。幼儿园、小学优秀教师,符合中小学教师条件的,不受岗位限制直接评聘。对区域教育中心建设急需的紧缺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抓紧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1.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信息化为主导,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以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等为重点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全市学校实现了班级多媒体、校际宽带,并达到100多兆。推进“IPV6”教育系统规模部署,扩大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学校各专用教室的信息设备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加大信息平台、软件、资源和服务投入,为信息化管理和教学提供保障。推进全市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和应用,突破各部门、系统、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壁垒,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2.推进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开展智能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推广应用“智慧课堂”、“未来课堂”、“翻转课堂”等模式,推动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网络条件下,开展精准智力支持,以送班、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为抓手,加快县域优质学校与农村小规模学校结对帮扶,组建一批“联校网络教育共同体”。创新评价指导方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监控课程教学实施,有效监控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质量,为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提供科学参考。

3.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互联网+教育”平台的高质量建设和应用,将推动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任何节奏进行学习,为师生提供高学习体验、高内容适配、高教学效率。建立智慧教育专家指导团队和智慧校园评估验收专家库。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新建智慧学校113所,智慧学校总数达到163所。

加大教育投入。

按照“到2025年全市各学段平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达到全省中游水平”的要求和年度投入目标,在确保2022年实现“两增不减”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市县两级教育领域支出责任和各学段分配制度, 并严格落实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出让金等专项教育投入政策,每生年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达到216亿元。 各县应采取措施,确保实现年度任务目标。

加大学校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力度。

进一步加快学校建设步伐,满足规范发展民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2022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93所。其中:幼儿园70所,小学72所,初中26所,高中11所,中职14所。同时,实施东湖新城建设规划,今年将完成7个项目建设。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县教育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区域教育中心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工作专班,层层明确责任,大力推进。由县教育局牵头,定期协调调度,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关部门应当履行各自的职责,协助项目的实施。

压实责任。

市教育局将每个项目落实到每个办公室和单位。各县教育局要细化方案,制定任务分解表和责任分解表,明确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逐校、逐项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季度和月份,倒排时间任务。每项任务都要明确分管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每项任务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

严格监督和考核。

市县要建立健全定期调度制度,教育领导小组要坚持每月通报制度,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市教育局对各县实行领导分包制,并对各项任务和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这项工作应列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季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进步快的,按期完成任务的,要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表彰;对于进展缓慢的,要在通报批评、排名靠后的县区进行公开约谈,取消平优评先资格。

2022年2月12日

来源:河北日报

编辑:方苏浩军陈

编辑: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