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其他类 > 考试经验

计量、审计、海关等特色高校,就业真的那么好?看看具体数据!

在中国,就本科院校而言,除了综合性院校,就是行业性院校。事实上,除了行业院校,还有专业范围更窄的院校,可以称为“专业院校”。

我们知道,医科大学、财经大学、工业大学、工业大学、科技大学、农业大学、师范大学、航空空大学、海洋大学、外国语大学、建筑大学、电力大学、石油大学等。一般是东南西北四个。“专业院校”似乎是为某个专业而设立的,比如审计大学,似乎是专门为审计某个专业而设立的。这些“专业院校”都是独一无二的,以专业名称为校名,不设分校。

这些“专业院校”都有独特的校名。他们的专业有特色吗?毕业生就业有独特优势吗?要看具体情况,猜测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对于高考生来说,要特别小心。他们不应该希望名利双收。仅凭猜测是不可能填志愿的。否则,他们可能会带着火锅离开,最终成为一个冰块,对巨大的反差感到失望。

中国季良大学。

计量大学在哪里?很多人不知道。可能说是知名度不高,但在全国看来是极其专业和独特的。

这是唯一一所以“计量学”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中国计量大学起源于1978年国家计量总局创办的杭州计量学院。1983年转制为杭州计量测试学院,1984年更名为杭州计量学院,1985年升级为中国季良大学,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

这所大学简称“中量大学”。现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高校联盟牵头单位,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特色的本科高校。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的名字太小了,办学范围早已突破了“丈量”的包围。

这是一所小规模的大学。1985年10月18日,升本科后,规模3000人,包括专科生。1986年8月有几何测量与测试、机械测量与测试、热学测量与测试、电磁测量与仪器、无线电测量与测试五个专业。首批招收200名本科生,可见本科规模之小。到目前为止,这个学校只有硕士授权。

不过这个学校的名字虽然在全国独一无二,但后来的发展已经突破了校名的限制。学校有一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测”已经容纳了大量,只能扩大学科覆盖面。看专业设置,有些失望,专业特色不明显。如下图所示,计量专业招生人数少,比例很小。大部分都是各高校开设的普通专业,所以在填写这些普通专业的时候值得仔细比较。

就业情况怎么样?看看下面这张图。本科学历,计量测试工程学院93.71%,相当不错;标准化研究所92.38%,尚可;但人文社科类就业率不高,人文外语类院校为81.79%,法学院为85.41%。但是在毕业生就业方面,材料与化学学院只有84.44%的学生就业不理想,因为几乎所有的工科院校都有这方面的专业,计量类大学在这方面没有优势。

南京审计大学。

这是唯一一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我国审计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它因审计而立,因审计而存,因审计而兴,因审计而强。很多人觉得审计这个职业很特殊,就业形势一定很好,不是吗?

学校源于1983年成立的南京财贸学院,1987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大学,1990年12月改为审计署直属高等学校。1993年2月转为本科院校,受审计署和江苏省双重领导,以审计署为主体。2000年2月,划归江苏省属高校,主要由江苏省管理。2002年4月并入南京金融学院。2011年8月成为“三部一省”,即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和江苏省。2015年10月26日,更名为南京审计大学。

大学也是硕士授权,有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7个一级学科。高校审计科学与技术和现代审计学是江苏高校的优势学科建设项目。除此之外,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也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项目,公共管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5个一级学科入选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

大学的审计水平如何?你可以判断。从学科分类来看,会计学与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管理学并列,是管理类下的二级学科和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根据本科专业目录,会计是工商管理类下的专业。审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一般来说,会计专业最强的高校是厦门大学、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

审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2019届本科毕业生4095人,就业率98.19%。然而,只有95人注册为公务员,258人注册为会计师事务所。大部分用人单位应该是企业。毕竟这是和金融相关的专业。

如果对比一下南京审计大学和中国计量大学,会发现虽然学校的名字在全国独一无二,但是从专业设置来看,审计专业的学生并不是主体,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审计大学必须聚焦审计专业。

上海海关学院。

这是唯一一所以“海关”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隶属于国家海关总署。海关管理是全国唯一的特色专业。

海关管理属于什么学科?据调查,管理学门类下有一个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在这个一级学科下,有五个二级学科: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与土地资源管理。根据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海关管理是公共管理大类下的特设专业,范围很窄。从其内容来看,可能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

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上海海关学校,1980年5月升级为上海海关学院,2007年3月升级为上海海关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可以说其本科教育历史比独立学院短,但2018年5月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仅有公共管理和税务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该校最大的特色是有三个独具特色的本科学院以“海关”命名,海关管理是唯一的国家级专业。中国是唯一成为世界海关组织PICARD标准认证专业的高校。

这是一所小规模的本科大学,只有7个本科专业:海关管理、英语、物流管理、国际商务、法律、审计、税务。2020届毕业生只有596人,其中本科毕业生557人,研究生39人。从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来看,39名研究生均为税务专业。本科毕业生中,除了海关管理专业就业率为95.07%,其他专业就业率都不算太高。这和民间传说是有差距的。

北京材料与材料研究所。

这是唯一一所以“材料”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一所以物流流通为特色,以经济学为基础,以管理学为重点,经、管、理、工、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公办普通高校。

成立于1980年,先后隶属于国家物资总局、物资装备部和国内贸易部,1998年10月划归北京市管理。2018年2月并入北京商业科技学校。

1993年成立国内高校第一个期货专业,1994年成立国内高校第一个物流管理专业,2010年成立国内高校第一个采购管理专业。这是学校的特色学科。

学校现开设28个本科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采购管理、质量管理工程、供应链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会计学、金融学。显然主要是文科,和材料关系不大。

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我们有五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有两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两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另外,采购管理是市级一流本科专业,经济学、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市级专业的建设点。

2020届毕业生1699人,就业率还是不错的,最低达到85.71%。

四所特色大学的共同特征。

总结一下:从以上四个流派来看,它们有以下共同特点:

一是水平以本科教学为主,少量研究生培养,硕士授权学科有限。

第二,本科学历不长。北京材料材料学院1980年开学,计量大学1985年,审计大学1993年,上海海关学院2007年。

第三,校名的特点不等于专业的特点。大部分专业都是没有特色的普通专业,所以就业率并没有那么高,和人们的想象相差甚远。

第四,在校学生人数不多,有的还很少,没有形成规模。

第五,由于学科范围很窄,有特色的专业甚至达不到两个学科,难以形成学科优势。相关学科领域很难与综合性大学、行业性大学相比,基本属于应用型大学的范畴,甚至具有职业院校的性质。正因为如此,这些高校在不断扩大学科范围,校名极小,学科超出校名范围,属于成年人戴小帽子的那种。

还有一些特色大学。

除了上述四所大学,还有九所本科大学的校名都很有特色,这里就不一一分析了。如果网友有兴趣,可以根据需要咨询相关信息。以下9所学校名称有特色的大学,有的明显高于前4所,如武汉纺织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但不是一个办学层次,需要特别注意。

武汉纺织大学,唯一一所以“纺织”命名的本科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本科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唯一一所以“铁路”命名的本科大学。

四川轻化工大学,唯一一所以“轻化工”命名的本科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唯一以“民航”命名的本科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唯一一所以“印刷”命名的本科大学。

唯一以“外交”命名的本科大学——外交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唯一一所以“劳动关系”命名的本科大学。

唯一以“国际关系”命名的本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各位朋友,在人们的印象中,计量、审计、海关、物资、印刷、外交、劳动关系、国际关系等特色院校的毕业生。必须就业优秀,甚至认为百分之八十的都是体制内的。但是,分析了四所大学的情况后,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首先,特色专业不占优势,大量非特色专业不占优势。其次,一些特色专业的就业形势并不好。第三,这些特色大学中,除了武汉纺织大学和中国民航大学有博士授权外,大部分都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不知道网友对此怎么看。请留下你的独到见解,供大家欣赏。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第三,对于最有特色的大学,北大和清华是没法比的!

再看最强大学:33位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大学毕业!

七省市数据显示,国内热门大学不到60所?你知道是哪些大学吗?

中国只有一所大学,它的名字从100年前就开始用了,从来没有变过!

六类高校对进入“双一流”期望很高。你知道是哪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