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其他类 > 考试资讯

高中解析几何秒杀公式 高考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公式

高考在即,高中解析几何有哪些基本公式?下面网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高考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公式,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1、 两点间距离:若A(x1,y1),B(x2,y2),则AB?(x2?x1)2?(y2?y1)2 特别地:AB//x轴, 则?。[www.t262.com] AB//y轴, 则?。

2、 平行线间距离:若l1:Ax?By?C1?0,

则:d?l2:Ax?By?C2?0 C1?C2

A?B22

注意点:x,y对应项系数应相等。

3、 点到直线的距离:P(x?,y?),l:Ax?By?C?0

则P到l的距离为:d?Ax??By??C

A?B22

?y?kx?b4、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 F(x,y)?0?

2消y:ax?bx?c?0,务必注意??0.

若l与曲线交于A(x1,y1),B(x2,y2)

则:AB?(1?k2)(x2?x1)2

5、 若A(x1,y1),B(x2,y2),P(x,y)。P在直线AB上,且P分有向线段AB所成的比为?, x1??x2x1?x2??x?x?????1??2则? ,特别地:?=1时,P为AB中点且? y??yy?y22?y?1?y?1??1??2??

变形后:??x?x1y?y1 或??x2?xy2?y

6、 若直线l1的斜率为k1,直线l2的斜率为k2,则l1到l2的角为?,??(0,?)

适用范围:k1,k2都存在且k1k2?-1 , tan??k2?k1 1?k1k2

解析几何公式 高考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公式

若l1与l2的夹角为?,则tan??k1?k2?,??(0,] 1?k1k22

注意:(1)l1到l2的角,指从l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l2所成的角,范围(0,?) l1到l2的夹角:指 l1、l2相交所成的锐角或直角。(www.t262.com]

(2)l1?l2时,夹角、到角=?。 2

(3)当l1与l2中有一条不存在斜率时,画图,求到角或夹角。

7、 (1)倾斜角?,??(0,?);

(2)a,b夹角?,??[0,?];

(3)直线l与平面?的夹角?,??[0];

(4)l1与l2的夹角为?,??[0],其中l1//l2时夹角?=0;

(5)二面角?,??(0,?];

(6)l1到l2的角?,

解析几何公式 高考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公式

解析几何公式 高考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公式

解析几何公式 高考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公式

解析几何公式 高考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公式

??(0,?) ???2?2

8、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k的关系

a) 每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一定有斜率。[www.t262.com]

b) 若直线存在斜率k,而倾斜角为?,则k=tan?。

9、 直线l1与直线l2的的平行与垂直

(1)若l1,l2均存在斜率且不重合:①l1//l2? k1=k2

②l1?l2? k1k2=-1

(2)若l1:A1x?B1y?C1?0,

若A1、A2、B1、B2都不为零

① l1//l2?l2:A2x?B2y?C2?0 A1B1C1; ??A2B2C2

A1B1 ?A2B2

A1B1C1; ??A2B2C2② l1?l2? A1A2+B1B2=0; ③ l1与l2相交?④ l1与l2重合?

注意:若A2或B2中含有字母,应注意讨论字母=0与?0的情况。

10、 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名称 方程 注意点

斜截式: y=kx+b 应分①斜率不存在

②斜率存在

点斜式: y?y??k(x?x?) (1)斜率不存在:x?x?

(2)斜率存在时为y?y??k(x?x?) 两点式:

截距式: y?y1x?x1 ?y2?y1x2?x1xy??1 其中l交x轴于(a,0),交y轴于(0,b)ab

当直线l在坐标轴上,截距相等时应

分:

(1)截距=0 设y=kx

(2)截距=a?0 设 即x+y=a

一般式: Ax?By?C?0 (其中A、B不同时为零)

11、确定圆需三个独立的条件 xy??1 aa

解析几何公式 高考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公式

圆的方程 (1)标准方程: (x?a)2?(y?b)2?r2, (a,b)??圆心,r??半径。[www.t262.com]

(2)一般方程:x2?y2?Dx?Ey?F?0,(D2?E2?4F?0)

DE (?,?)??圆心, r?22D2?E2?4F 2

12、直线Ax?By?C?0与圆(x?a)2?(y?b)2?r2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若d?Aa?Bb?C

A?B22,d?r?相离???0

d?r?相切???0

d?r?相交???0

13、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设两圆圆心分别为O1,O2,半径分别为r1,r2,O1O2?d

d?r1?r2?外离?4条公切线

d?r1?r2?外切?3条公切线

r1?r2?d?r1?r2?相交?2条公切线

d?r1?r2?内切?1条公切线

0?d?r1?r2?内含?无公切线

13、圆锥曲线定义、标准方程及性质

(一)椭圆

定义Ⅰ:若F1,F2是两定点,P为动点,且PF1?PF2?2a?F1F2 (a为常数)

则P点的轨迹是椭圆。

定义Ⅱ:若F1为定点,l为定直线,动点P到F1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0

解析几何公式 高考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公式

x2y2

标准方程:2?2?1 (a?b?0) ab

定义域:{x?a?x?a}值域:{x?b?y?b}

长轴长=2a,短轴长=2b

焦距:2c a2

准线方程:x?? c

a2a2

PF1?e(x?)PF2?e(?x)焦半径PF1?2a?PF2cc,a?c?PF1?a?c等(注意涉及焦半径①用点P坐标表示,②第一定义。[www.t262.com))

注意:(1)图中线段的几何特征:A1F1?A2F2?a?c,A1F2?A2F1?a?c B1F1?B1F2?B2F2?B2F1?a ,A2B2?A1B2?

与准线距离、焦点与准线距离分别与a,b,c有关。

(2)?PF、三角形面积公式将有关线段PF11F2中经常利用余弦定理...........关角?F1PF2结合起来,建立PF1a2?b2等等。顶点、PF2、2c,有+PF2、PF1?PF2等关系

?x?acos?(3)椭圆上的点有时常用到三角换元:?; y?bsin??

(4)注意题目中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还是在y轴上,请补充当焦点在y轴上时,其相

应的性质。

二、双曲线

(一)定义:Ⅰ若F1,F2是两定点,PF1?PF2?2a?F1F2(a为常数),则动

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www.t262.com]

Ⅱ若动点P到定点F与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e>1),则动点P

的轨迹是双曲线。

(二)图形:

(三)性质

x2y2y2x2

方程:2?2?1 (a?0,b?0) 2?2?1 (a?0,b?0) abab

定义域:{xx?a或x?a}; 值域为R;

实轴长=2a,虚轴长=2b

焦距:2c a2

准线方程:x?? c

焦半径:a2a2

PF1?e(x?),PF2?e(?x),PF1?PF2?2a; cc

注意:(1)图中线段的几何特征:AF1?BF2?c?a,AF2?BF1?a?c

a2a2a2a2

或a?或c? 顶点到准线的距离:a?;焦点到准线的距离:c? cccc

a2

两准线间的距离= c

解析几何公式 高考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公式

x2y2x2y2b (2)若双曲线方程为2?2?1?渐近线方程:2?2?0?y??x aabab

xyxyb若渐近线方程为y??x???0?双曲线可设为2?2?? abaab22

x2y2x2y2

若双曲线与2?2?1有公共渐近线,可设为2?2?? abab

(??0,焦点在x轴上,??0,焦点在y轴上)

(3)特别地当a?b时?离心率e?2?两渐近线互相垂直,分别为y=?x,

此时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可设为x2?y2??;

(4)注意?PF1F2中结合定义PF1?PF2?2a与余弦定理cos?F1PF2,将有关线段PF1、PF2、F1F2和角结合起来。[www.t262.com]

(5)完成当焦点在y轴上时,标准方程及相应性质。

二、抛物线

(一)定义:到定点F与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抛物线。

即:到定点F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e=1)。

(二)图形:

(三)性质:方程:

焦点: (y2?2px,(p?0),p??焦参数; p,0) ,通径AB?2p; 2

p 准线: x??; 2

ppp 焦半径:CF?x??,过焦点弦长CD?x1??x2??x1?x2?p 222

p 注意:(1)几何特征:焦点到顶点的距离=;焦点到准线的距离=p;通径长=2p 2

顶点是焦点向准线所作垂线段中点。[www.t262.com)

y(2)抛物线y?2px上的动点可设为P(?,y?)或2p22

P(2pt2,2pt)或P(x?,y?)其中y?2?2px?

1、 两点间距离:若A(x1,y1),B(x2,y2),则AB?(x2?x1)2?(y2?y1)2 特别地:AB//x轴, 则?。 AB//y轴, 则?。

2、 平行线间距离:若l1:Ax?By?C1?0,

则:d?l2:Ax?By?C2?0 C1?C2

A?B22

注意点:x,y对应项系数应相等。

3、 点到直线的距离:P(x?,y?),l:Ax?By?C?0

则P到l的距离为:d?Ax??By??C

A?B22

?y?kx?b4、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 F(x,y)?0?

2消y:ax?bx?c?0,务必注意??0.

若l与曲线交于A(x1,y1),B(x2,y2)

则:AB?(1?k2)(x2?x1)2

5、 若A(x1,y1),B(x2,y2),P(x,y)。P在直线AB上,且P分有向线段AB所成的比为?, x1??x2x1?x2??x?x?????1??2则? ,特别地:?=1时,P为AB中点且? y??yy?y22?y?1?y?1??1??2??

变形后:??x?x1y?y1 或??x2?xy2?y

6、 若直线l1的斜率为k1,直线l2的斜率为k2,则l1到l2的角为?,??(0,?)

适用范围:k1,k2都存在且k1k2?-1 , tan??k2?k1 1?k1k2

若l1与l2的夹角为?,则tan??k1?k2?,??(0,] 1?k1k22

注意:(1)l1到l2的角,指从l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l2所成的角,范围(0,?) l1到l2的夹角:指 l1、l2相交所成的锐角或直角。

(2)l1?l2时,夹角、到角=?。 2

(3)当l1与l2中有一条不存在斜率时,画图,求到角或夹角。

7、 (1)倾斜角?,??(0,?);

(2)a,b夹角?,??[0,?];

(3)直线l与平面?的夹角?,??[0];

(4)l1与l2的夹角为?,??[0],其中l1//l2时夹角?=0;

(5)二面角?,??(0,?];

(6)l1到l2的角?,

??(0,?) ???2?2

8、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k的关系

a) 每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一定有斜率。

b) 若直线存在斜率k,而倾斜角为?,则k=tan?。

9、 直线l1与直线l2的的平行与垂直

(1)若l1,l2均存在斜率且不重合:①l1//l2? k1=k2

②l1?l2? k1k2=-1

(2)若l1:A1x?B1y?C1?0,

若A1、A2、B1、B2都不为零

① l1//l2?l2:A2x?B2y?C2?0 A1B1C1; ??A2B2C2

A1B1 ?A2B2

A1B1C1; ??A2B2C2② l1?l2? A1A2+B1B2=0; ③ l1与l2相交?④ l1与l2重合?

注意:若A2或B2中含有字母,应注意讨论字母=0与?0的情况。

10、 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名称 方程 注意点

斜截式: y=kx+b 应分①斜率不存在

②斜率存在

点斜式: y?y??k(x?x?) (1)斜率不存在:x?x?

(2)斜率存在时为y?y??k(x?x?) 两点式:

截距式: y?y1x?x1 ?y2?y1x2?x1xy??1 其中l交x轴于(a,0),交y轴于(0,b)ab

当直线l在坐标轴上,截距相等时应

分:

(1)截距=0 设y=kx

(2)截距=a?0 设 即x+y=a

一般式: Ax?By?C?0 (其中A、B不同时为零)

11、确定圆需三个独立的条件 xy??1 aa

圆的方程 (1)标准方程: (x?a)2?(y?b)2?r2, (a,b)??圆心,r??半径。

(2)一般方程:x2?y2?Dx?Ey?F?0,(D2?E2?4F?0)

DE (?,?)??圆心, r?22D2?E2?4F 2

12、直线Ax?By?C?0与圆(x?a)2?(y?b)2?r2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若d?Aa?Bb?C

A?B22,d?r?相离???0

d?r?相切???0

d?r?相交???0

13、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设两圆圆心分别为O1,O2,半径分别为r1,r2,O1O2?d

d?r1?r2?外离?4条公切线

d?r1?r2?外切?3条公切线

r1?r2?d?r1?r2?相交?2条公切线

d?r1?r2?内切?1条公切线

0?d?r1?r2?内含?无公切线

13、圆锥曲线定义、标准方程及性质

(一)椭圆

定义Ⅰ:若F1,F2是两定点,P为动点,且PF1?PF2?2a?F1F2 (a为常数)

则P点的轨迹是椭圆。

定义Ⅱ:若F1为定点,l为定直线,动点P到F1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0

x2y2

标准方程:2?2?1 (a?b?0) ab

定义域:{x?a?x?a}值域:{x?b?y?b}

长轴长=2a,短轴长=2b

焦距:2c a2

准线方程:x?? c

a2a2

PF1?e(x?)PF2?e(?x)焦半径PF1?2a?PF2cc,a?c?PF1?a?c等(注意涉及焦半径①用点P坐标表示,②第一定义。)

注意:(1)图中线段的几何特征:A1F1?A2F2?a?c,A1F2?A2F1?a?c B1F1?B1F2?B2F2?B2F1?a ,A2B2?A1B2?

与准线距离、焦点与准线距离分别与a,b,c有关。

(2)?PF、三角形面积公式将有关线段PF11F2中经常利用余弦定理...........关角?F1PF2结合起来,建立PF1a2?b2等等。顶点、PF2、2c,有+PF2、PF1?PF2等关系

?x?acos?(3)椭圆上的点有时常用到三角换元:?; y?bsin??

(4)注意题目中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还是在y轴上,请补充当焦点在y轴上时,其相

应的性质。

推荐阅读:

高考数学必看题型,数学不再是难题!
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提高高考数学成绩
高考数学怎么样备考 高考数学备考方法
高考数学怎样提分 高考数学提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