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其他类 > 考试资讯

非遗年轻人

在传承中发展,为美好生活赋能-

继承老北京遗产的年轻人

3000多年的建城史,860多年的建都史——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12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27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如何传承这份宝贵的财富,赋能人们的美好生活?一群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轻人不断探索,找到了一条新路。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故事。

京绣代表性传承人田鹏:

“京绣不仅要活在过去和现在,更要活在未来”

田鹏是京绣的第五代传人。

京绣,又称宫绣,作为“燕京八绝”之一,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它主要用于宫廷装饰和服装。田鹏说,他的曾祖父梁治在清宫刺绣局做绣工。京绣很精致,一个巴掌大小的花要上万针。

在田鹏的印象中,因为多年刺绣,他带着绣花针和顶针的手指上结满了厚厚的茧子,肩膀也不是一个高度。年轻的田鹏经常帮助他的母亲梁淑萍拆线和缝针,看着绣花针在闪闪发光的缎子中上下飞舞。缎子上精美的图案让他啧啧称奇,他不时在母亲的指导下饶有兴趣地绣几针。

“大男孩为什么是绣娘?”2008年,从田鹏大学毕业后,面对外人的困惑,他的内心开始动摇,他成为了首都机场的一名安检人员。

“这门手艺不能在我们手里坏了。应该好好传承下去!”工作两年后,田鹏辞职加入了京绣事业。

京绣看起来很简单。四块木板夹绸缎,再来一根绣花针就够了,但是不容易上手。“京绣常用的针比头发还略粗,一般人都拿不住,更别说做工了。每一针的要求也很高,稍有疏忽就会毁掉整件作品。”田鹏深有体会,完成一件刺绣品需要打孔、素描、绘图、穿孔等几十道工序。,而且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

齐绣、伦绣、绣、籽绣、靠垫绣...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下,田鹏的技艺逐渐成长,已经掌握了十几种针法,配色也得心应手。他还参加了北京联合大学的北京刺绣培训班,并在北京服装学院和江南大学学习服装设计和裁剪。

京绣虽难,开拓市场更难。因为工艺复杂,用料讲究,京绣的成本很高,价格也贵。由于社会需求有限,京绣市场萎缩,技术濒临失传。梁淑萍的绣品厂最多的时候有2000多名绣娘,现在只剩下几百人,年轻人更是屈指可数。

“京绣不仅要活在过去和现在,更要活在未来。”田鹏首先在京绣图案上下功夫。京绣传统图案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它常用谐音、会意、转喻等方法来表达祈求吉祥的美好愿望。传统图案多为花鸟、人物。田鹏大胆创新,加入了现代元素。

有一位客户想为一位俄罗斯朋友定制一份礼物。将田鹏的俄罗斯景观与六边形雪花和冰等图案相结合,制成了冰川雪景图,顾客们喜出望外。他还将传统的古代哲人与滑雪、滑冰、冰球等图案相结合,开发出冬奥会系列产品,令人耳目一新。

除了传统商店,田鹏还开设了网上商店,在短视频平台上直播商品,以扩大销售渠道。他尝试跨界经营,京绣的元素被用在汽车内饰和网络游戏中。

“这孩子有想法!”京绣的市场逐渐打开,梁叔平不禁笑了。2013年,田鹏注册了“淑萍京绣”商标,现有传统服装、现代服装、家居用品、装饰画、手工礼品等五大系列上千种产品。销量不错,绣娘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现在月均收入3000元左右,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脱贫。

“原来这是京绣,好漂亮!”京绣是一个小众群体的非遗项目。以前很多人很少看到,遇到的人都惊叹不已。

“一定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京绣,爱上它!”田鹏下定决心。这些年来,他把京绣带进了学校、社区、公园、商场,一边展示一边传授技艺。更让田鹏期待的是,集收藏、展示、培训为一体的京绣文化产业园将于今年年内落户河北定兴县。这个80后已经把一门老手艺变成了一个大产业。

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李想:

“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传统艺术才能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

周日下午,北京老舍茶馆的小剧场里,观众看得入迷。只见李湘穿着一袭紫缎绣花旗袍,在台上款款走来。当一曲《博雅榜琴》唱出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个女生表现的很投入,这几年进步很快。今天听到这个真的很过瘾!”88岁的剧迷刘焕荣连连称赞。

36岁的李翔学习景云鼓已经26年了。

李从小喜欢唱歌跳舞,电视上的相声小品也让她着迷。小学四年级,她就读于天津宝龙巷小学,成立儿童民间艺术团。当李听到学校广播里的招生通知时,她想赶快报名。

李一开始想学小品,因为曲艺团没有资金买道具,她也没有机会表演。艺术团的班主任杨昌辉老师看在眼里,特意安排她在一场演出中担任主持人。

“你想学京韵大鼓吗?”想主持人不怯场,声音条件不错,杨问她:

李与景云鼓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了。那一年,她10岁。

在工作日,她反复学习跟着磁带唱歌,练习击鼓板,每周二下午和乐队一起演奏...李湘对京韵大鼓的喜爱与日俱增。1996年1月,曲艺团在天津黄河路剧院举行专场演出。李想最后一个上台,有条不紊地唱着《丑末初殷》和《为来世重整河山》这两部经典作品,颇有罗牌景云鼓的味道。

“小学生把京韵大鼓唱得这么好,真少见!”看到媒体的相关报道,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罗玉生喜出望外,与曲艺团取得了联系。

大约一周后,渴望天赋的罗玉生特地来到学校。这位82岁的老艺术家听了李要带领100名学生唱完《重整河山来世》后,十分高兴,收她为徒。

“洛派京韵大鼓的声音不能断,要传承下去!”罗玉生是认真的。京大鼓是由清末河北沧州、河间流行的木鼓发展而来。罗玉生博采众长,形成了刚柔相济、声情并茂的艺术风格。她的音域横跨三个八度,有“金嗓子之王”的美誉。老人把几十年的艺术经验传授给对方,一字一句的悉心指导,帮助李想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在名师的指导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练习,李翔的技艺日臻成熟,成为了洛派京韵大鼓的代表性传承人。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传统艺术才能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李想说。她大胆尝试古曲新唱,《丑末初吟》通常由三弦、琵琶、胡俟伴奏。取而代之的是电吉他、贝斯、钢琴的伴奏,更具音乐感,让人耳目一新。在情景剧《尚云》中,她借鉴了戏剧元素,将打鼓表演与演唱完美结合。一首惟妙惟肖的歌曲《击鼓传花咒曹》以新人身份获得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牡丹奖。

2005年,李想到北京曲艺团工作。除了演好每一场戏,培养新人,推广京剧大鼓是她最大的心愿。

当科琳第一次跟随李想学习艺术时,她是北京科技大学的一名新生。李湘并没有因为科琳是业余爱好者而放松自己的标准,为她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经过多年的练习,科琳的技术逐渐成长,她赢得了许多比赛,如北京群众曲艺比赛。从此,她成为了中国美术学院曲艺史专业的研究生。

相比学徒制,“非遗学堂”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传统技艺。从今年开始,每周三下午,李想都要去北京小学万年花城分校上课。几节课下来,这些零基础的学员在吐字、发音、旋律节奏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对此,李想很欣慰:“只有让孩子接触到京韵大鼓,他们才能喜欢它,甚至愿意加入其中。”

核雕、漆雕代表性传承人马宁;

“雕漆不应该是一件崇高的艺术品,而应该走进千家万户”

微胖的身材,穿着灰色的中式外套...“80后”马宁看起来很世故。

他的职业更古老。核雕和漆雕都有1000多年的历史,马宁是这两个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核雕是马宁的家族传统,太爷马仁寿在清朝光绪年间以小雕闻名。在马宁的记忆中,小时候,爷爷马荣春雕刻的各种核雕,都被绑在家里的灯绳上。它们真的很漂亮。

年轻的马宁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上的学校离琉璃厂不远,所以只要有空马宁就会去。14岁时,马宁自告奋勇让爷爷教他核雕。

核桃比较硬,一不小心雕了一刀,手就断了。起初,马宁的手上满是伤痕。长时间拿着切肉刀,他右手中指的指甲都歪了。

“一天不拿切肉刀都难!”马宁初三时右手骨折,就尝试用左手雕刻,这让他成为少数几个能用右手雕刻的工匠。

凭借良好的美术基础和刻苦努力,马宁很快成为了核雕专家。石雕多以核桃、桃核为原料,雕刻出自己的纹理。渐渐的,马宁觉得核雕受材料限制太大,做不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2010年的一天,朋友告诉马宁,有几个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正在面向社会招聘传承人。马宁赶紧报名,选择了漆雕项目。“大漆雕空室可以充分发挥我的艺术想象力。”

漆雕工艺复杂,周期很长,一件漆雕作品通常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制作完成。其中最费时间的就是“画”(在器皿上画颜料)。喷漆通常需要16mm厚的油漆,必须刷300遍左右。绘画的最佳温度为23℃至30℃,湿度为80%。工匠们在黑暗、湿热的车间里工作,挥汗如雨。

“因为我喜欢这个行当,所以我愿意吃苦!”凭借扎实的雕刻功底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马宁只需学习两年,就能独立完成雕漆作品的制作。2014年,马宁和朋友兴冲冲地开了一家店,都买了很多漆料,准备大干一场。

没想到雕漆成本高,价格贵,很多客户就是不买账,生意很冷清。不到半年的时间,马宁血本无归,一起开店的朋友也走了,让店铺无依无靠。

马宁并不气馁。在居委会的帮助下,他在小区地下自行车库圈了一个小角落作为工作室。地下室非常潮湿。马宁不管不顾,整天在台灯下埋头苦干。饿了就用馒头抹酱,豆腐充饥。

一年半后,一尊高2米、宽1米、重86公斤的水月观音佛像完成,有多项创新。马宁巧妙地结合了木雕和象牙雕刻的技法,使人物无论从正面还是侧面都栩栩如生。这项工作获得了许多奖项。

“雕漆不应该是一件崇高的艺术品,而应该走进千家万户。”随着经验的积累,马宁开始尝试艺术与生活的结合。他改变了以前把所有的颜料都包在茶壶上的做法,而是把茶壶的手柄和壶嘴保持原样,只把颜料刻在茶壶的壶身上。这样既保持了茶壶本身的功能,又起到了雕漆的装饰和隔热作用,使雕漆茶壶成为一件实用的艺术品。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是生漆的重要产地,曾是国家级贫困县。2016年,马宁成为竹溪生漆产业发展高级顾问。通过他和很多专家的努力,重建了一个老漆厂,建了一个生漆博物馆。目前,竹溪县有10多万亩漆林,生漆产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马宁不时到现场指导,通过工人拍摄的视频,实时了解漆器扶贫车间的生产工艺,及时帮助工人解决技术难题。得益于漆雕,竹溪县的贫困户现在一天能收入七八十元。(记者石建坤参与采写)

来源:人民日报